•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你说的都对

    你说的都对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蔡康永,熊梓淇,沈梦辰,靳梦佳,袁硕,刘也行,黄荻钧,陈锴杰,梁边妖,华沙,杨奇函 

    导演:元比特,孙琰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的文化综艺《你说的都对》12月26日起每周二优酷独播。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携手人气鲜肉、小花“烧脑”加盟,每期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KOL大神将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畅聊社会话题,输出多元化知识干货。

     长篇影评

     1 ) 不止是45分钟的脑爆

    为什么多数学生都难以忍受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

    这是所有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样的45分钟,到底如何让知识的传输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让受众对知识的吸收效率迅速提升?这个难题,因优酷出品的知识谈话节目《你说的都对》的出现而迎刃而解。

    这是一档以圆桌会议形式展开的大型知识类综艺,与众多堆积段子制造笑点、刻意强化对抗性话题的节目不同,《你说的都对》的每一位参与嘉宾,都必须带着满满的知识储备而来,以知识的“浓度”取胜,强大的信息量是每期节目的坚实基础。

    但是,这样做会给观众带来“掉书袋”式的炫智感吗?通过节目可以发现,知识永远都在为话题服务,而每期话题又总能碰触到当下社会的痛点——从家庭关系到生活方式,从亲情关系到爱情关系,足以牢牢锁住观众视线。因此,每一个45分钟都会在不知不觉地状态下溜走,知识的魅力得以尽显,“脑爆”之余还总有那么一点意犹未尽,委实难得。

    从2017年末至今,《你说的都对》已播出四期,到《一分钟拯救单身狗》这期,节目的整体状态都已渐入佳境,一个不容忽视的关注点是:这档节目从对“干货”的深度和广度的考量,逐渐转向了对“表达”能力的珍视。毫无疑问,这不是超级名嘴蔡康永一个人就能扛起的节目,在其整体节奏的掌控之下,陈锴杰、华沙、黄荻钧、刘也行、杨奇函、梁边妖等几位知识达人,都在试图用最精炼的语言,将深奥的知识转化为最易被理解的语言呈现出来,以印证那句“智商也是一种更高级的性感”。更重要的是,该节目并未踏入非黑即白、争锋相对的辩论陷阱(这往往最容易出“效果”),几个嘉宾之间互为补充、互为调剂、互为成就,使得排山倒海的知识点被巧妙铺排,使得论证过程变得比结论更加吸引人。

    缘于嘉宾们深厚的理论积淀和精确流畅的表达水平,《一分钟拯救单身狗》作为讨论两性情感话题的节目,与之前的任何相亲节目和谈话节目都迥然不同——它罕见地从人的生理层面切入,最后才讨论到精神层面。看起来,这是一堂从大脑讨论到舌尖,从听觉延伸至嗅觉,从上半身扫描到下半身的生理课,仿佛爱情的产生与消失,都只不过是一次次的“器质性”变化。刘也行说“一闻钟情比一见钟情更准确”,华沙说“听觉信号在脑内传播速度快于视觉信号”,陈锴杰说“男性传达出可以与之交往的信息最易吸引女性”,黄荻钧则说:“女生喜欢一个男生,那她最好站在男生左手边,因为人脑跟躯干跟感官有点类似镜像。”

    所有的讨论既开放又严谨,既别开生面又不失思辨性,由此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那些“冷知识”可以将你很自然地带入某种“被实验”的情境中——恋爱中的你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探察对方的爱意,未恋的你似乎可以得到更多与异性相处的“绝招”……如果节目就这样变成了一篇具有指导性的科学杂文,那么《你说的都对》的成色就会降低几分,《一分钟拯救单身狗》的高妙在于,它清晰地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从来就不可能被依旧有限的知识所束缚、所困扰、所奴役——生物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等的研究,可以提供充足的科学参照和理论依据,但绝不可能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思维、精神和情感的体验方式。

    陈锴杰在节目尾声说:“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无人车、无人机、纳米机器人,如果接下来五年内,这些东西都进入了人类的生活的话,交互方式、人和人之间互动的方式会完全改变,或许在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精神的交流。”这句话让《你说的都对》的基调变得理性而深刻,节目不再停留在极高的知识段位上,而是为观众提供了更高的认知段位。这一点,蔡康永归结的最为精当:在科学论证当中,给人性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2 ) 蔡康永开启优酷首秀,看《你说的都对》如何玩转花式脑爆?

    你说的都对,听不听由我。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的文化综艺《你说的都对》于12月26日正式在优酷独家上线播出。

    作为全网首档脑性时代的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历经长达两百余天的IP孵化后,正式加入了优酷“泛文化”战略版图。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携手人气鲜肉、小花“烧脑”加盟,此外,每期还有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重磅加持,KOL大神们将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在每期畅聊的社会话题中输出多元化的知识干货。

    从《康熙来了》到《你说的都对》,“秀情商”如何进阶“秀智商”?

    作为两岸三地最负盛名的主持人,蔡康永曾经建议年轻人尽量别看电视节目,他认为,“电视很方便,但很肤浅,在电视里面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了,太看不起电视出现前的文明史了。”曾经对电视抱有狭隘的看法,却没想到多年后他的身份会因电视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12年来,他与小S共同搭档主持的《康熙来了》赋予了他被众人熟知的主持人身份,这档节目一直被称为“下饭”综艺,荧屏上嘉宾们上演一小时的嬉笑怒骂,电视机前观众端着泡面笑喷一小时,不需要多么深刻的价值观,情感和情商就是收视筹码。而蔡康永本人也从未否认过对这档节目的娱乐性定位,他认为,在高速行进的社会快车中,《康熙来了》能起到减压的作用,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12年后,蔡康永选择了向《康熙来了》告别,台湾电视圈的没落让蔡康永在机缘巧合之下被邀请参与了《奇葩说》,从此,他在内地的演艺事业一路高歌。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从电视节目到网络综艺,从看客到参与者,蔡康永完成了其主持生涯的2.0升级。在《奇葩说》中他说,“我在《康熙来了》是服务我的来宾,观众虽然看《康熙来了》12年,他们未必知道我在想什么。但我到了《奇葩说》才1年,却有机会讲出了我很多在12年间都没有说出过、我想讲的事情。”

    在《奇葩说》四季的节目中,不俗的谈吐、独到的观点让他的“说话之道”闻名两岸,如今的蔡康永也多被冠以“高情商”、“有头脑”的称赞。此后,他从爱奇艺又来到了腾讯视频的《饭局的诱惑2》,节目多了点娱乐八卦,但本质似乎却差异不大。而今年新晋上线的《男子甜点俱乐部》,同样也将蔡康永的情商包装得更加温润细腻,时尚且别具新潮。

    如此看来,三大视频网站中,蔡康永还未合作的仅剩优酷一家,“加盟网综5年也该有所变化了”,这是网友对他普遍的期待。在此情形下,优酷强力打造的《你说的都对》终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此时的他似乎也意识到了开启自我升级和迭代转型的必要性。如果说蔡康永的《奇葩说》时代是“秀情商”,能看到他的人情世故、冷暖人生,那么,《你说的都对》所代表的脑力3.0时代则是“秀智商”,看到的是蔡康永的旁征博引和知识普及,自我革新从此成为了他的生命课题。

    从“图文网红”到“知识偶像”,《你说的都对》开启知识大神养成记

    《你说的都对》本质上是一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在各大平台纷纷养成演员、歌手之时,优酷则另辟蹊径选择养成“知识偶像”,意图以小众化的人格主体为突破口,聚合一群不一样的年轻受众。如果说,网络上的知乎、豆瓣大神都可以看成是传统意义上的“图文网红”,那么《你说的都对》则是将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KOL知识大神聚集到一起,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偶像。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一般来说,偶像崇拜会因为其外形、某种行为甚至某种人设而产生好感,但这种感情的维持则需要深入对偶像人格的喜爱,认可其性格魅力或者价值观。对于《你说的都对》中的知识大神而言,他们经过重重挖掘以及挑选,每一个人都具有或高颜值、或高知识能力的理想化人设条件。

    与王力宏同门、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女神黄荻钧就是KOL知识大神的其中之一,在台湾的演艺圈里以演员、模特的身份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知道她除了制作音乐之外,还在研究犯罪心理学。

    当然,也有小鲜肉,年仅20岁、就读于美国杜克大学的陈锴杰不仅是带领乐团在各国演出的艺术家,也是研究人机互动的设计师。

    除此之外,知乎大神梁边妖、华沙,在《一站到底》刷新答题记录的刘也行、《演说家》亚军杨奇函等都包含在知识大神的储备名单里。

    借由这群知识大神的头脑风暴,探究知识能带给生活何种影响,满足观众对于偶像高度理想化人格的期待。在近日录制的首期节目中,KOL知识大神们讨论的话题为“长得丑的男人更会赚钱”,被大部分嘉宾选择为“全场颜值最低”的杨奇函就调侃自己就是这个话题的正面例子,称“眼镜是唯一可以提升我颜值的物品”,更是以马云来举例,幽默的自嘲俘获了一群迷妹的心。除此之外,其他高颜值的大神们分别以物理学、经济学、犯罪心理学、生物学等多种角度来解题,多种思维的碰撞,让《你说的都对》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趣味的融会贯通和高度粘合。

    回看许多成功的文化节目,其最吸引人的内核毋庸置疑是一种共享精神,或者说是教人思辨的方式。今年6月,优酷提出了“泛文化”战略,即传统文化类型节目内容更亲民、调性更年轻、表达更多元。自《圆桌派》《晓说》等大热的文化节目后,优酷似乎意图在今年“真正打开全民思考的闸门,掀起全民知识热”。

    《你说的都对》并不探究观点的是与非,也不是谁去说服谁。对大众而言,读书是为了明理,而在这档节目中,科学知识是理,人情世故也是理,通过各领域中不同世界观的知识大神,拆解并回答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进而满足普通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满足“三高人群”释放压力与思考问题的双重需求,“学以致用”的价值一览无遗。蔡康永优酷首秀,就在《你说的都对》中,一起体验知识大神的花式脑爆。

     3 ) 嘻哈过后,文化综艺来了!优酷《你说的都对》知识偶像登场!

    2017年以来,随着《晓说》《圆桌派》等节目的持续走红,综艺节目的内容从“泛娱乐”升级到“泛文化”,文化与综艺的有机结合,意味着综艺节目的创作和传播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拐点,“泛文化”势必将成为市场新增量。

    今年6月,优酷拎着知识迎风而起首提“泛文化”,通过互联网的创新表达为文化内容助力,着手布局夺得先机。半年后,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的全网首档脑性时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在历经长达两百余天的IP孵化后,加入了优酷“泛文化”战略版图,12月26日正式开播。

    《你说的都对》不仅邀请到了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携手人气鲜肉、小花“烧脑”加盟,每期还有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重磅加持,KOL大神们将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在每期畅聊的社会话题中输出多元化的知识干货。

    文化的“藤”嫁接给综艺的“枝”,开创文化类轻综艺新玩法

    “要在有趣的内容中,完成对文化价值传递的消费。”这是优酷对待“泛文化”内容的价值观。其实,早在2014年,优酷就开始了文化领域的谋划与布局,如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陈丹青的《局部》等。而随着窦文涛的《圆桌派》第一季面世,优酷更是将文化类型节目推向高峰。如今文化类节目已处于大热的状态,“泛文化”概念将成为未来网综的发展潮流。

    在推动“泛文化”节目布局时,优酷始终认为,只要是以文化为基本属性的,以知识分享、智慧输出、精神愉悦为基本使命的节目,都可以称之为“泛文化”节目。“真人秀、脱口秀、轻综艺、纪录片”都可以成为“泛文化”的表达形式。这样的提法,正是在定义上解除了束缚,制作方完全可以用观众喜爱的方式去创作节目,进一步驱动着市场对文化类节目的细分和孵化,发掘新的节目内容品类。脑性时代的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这样一档节目应运而生,将文化的“藤”嫁接给综艺的“枝”,将脱口秀和真人秀相融合,开创“泛文化”节目嫁接轻综艺的新玩法。

    对于“泛文化”这一命题,阿里文娱大优酷泛文化中心总经理何冀兵曾表示,优酷对“泛文化”节目的持续打磨来自平台的“自觉”,经过三年在文化领域的探索,开始尝试赋予此类节目更多的新鲜内容。

    《你说的都对》作为一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也响应“传统文化类型节目内容更亲民、调性更年轻、表达更多元”的“泛文化”节目理念,面向“灵魂饥渴”的年轻受众,将目光投向专业功底扎实且在网络上有影响力的KOL,他们以自身学科为背景,从多维的角度来解读日常话题,传递有趣文化,激发起跨学科的知识交流高潮,给受众带来有料有趣、更丰富的精神愉悦。

    立足品类创新,助力文化类节目开枝散叶

    节目类型扎推是如今综艺市场上的一大乱象,但对于首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 《你说的都对》来说,该节目在品类上做到了相当的创新。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观复嘟嘟》、高晓松的《晓说》等节目侧重于“授鱼”,重在文化传播,那么《你说的都对》则是“授之以渔”,它着重在于文化启发。何为文化启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寻找真爱是每个单身汪的梦想。那么问题来了,茫茫人海,如何来寻找、辨别真爱?在《你说的都对》这档节目当中,KOL们会结合行为学、心理学、五感系统等多个维度的理论来阐述,让观众有所启发并为自己所用,将理论付诸实践,从而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问题。

    从内容层面和思维模式来说,如今市面上有关脑力比拼知识的节目更倾向于竞争和益智,思维模式严谨,答案具有唯一性。比如,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是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腾讯视频的《脑力男人时代》主要内容是解答趣味难题,展现明星们的智慧大脑;央视的《你可以更聪明》则是侧重通过体验来开发大脑潜能。

    相比较而言,《你说的都对》是脑力与学科文化的结合,更侧重于开放式的讨论,思维模式比较灵活跳跃,言人人殊,氛围更为轻松。由此可见,《你说的都对》对文化节目的类型体系进一步垂直细分,做到了品类创新,填补文化综艺节目类型空缺,为根治观众的“灵魂饥渴”助力。

    打破次元与文化壁垒,知识大神型KOL向知识偶像转身

    自带流量的大V、网红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已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而专注于学术方面的KOL虽有影响力,但转型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你说的都对》这档节目能让KOL们借助节目平台走到台前,成为将知识大神型的KOL培植、转型成知识型偶像的载体和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对于如今当道的“小鲜肉”、“新生代”偶像的大多评价都是这样的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因此,对KOL精准的选择和设定是将知识大神转型成为知识偶像的第一步,《你说的都对》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

    从目前KOL的阵容来看,不仅所属学科领域多元、专业层次兼顾,还打破次元壁垒,交融性很强。从高学历的知乎大神华沙到二次元编剧梁边妖,从百科战神刘也行到金融怪才杨奇函,从千金神探黄荻钧到大学主攻人机互动的科学怪人陈锴杰在人设最终定位上也足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当然,他们并不是像人们常规印象中知识分子一样“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接地气的一面。就比如二次元编剧梁边妖,他在知乎以不过半百的答题量,在极短时间内吸聚59万人关注,迅速走红。在私底下,他也爱做一些有趣的事儿,开创了一个名为《变种青年行动指南》的专栏,集结一帮追随者开启不寻常的生活体验,试图解决“无聊的时候玩什么和怎么玩”的问题。

    有着心理学、文学、生命科学、金融等学科背景的KOL,在各自领域内本身具有一定影响力,也能借参加节目的机会打造个人知识品牌,转型成为知识偶像,之后或是投身“知识付费”的产业,或是转型进军娱乐圈发展皆有可能。被《奇葩说》捧红了的马薇薇从辩论女神转型成为了靠教人说话赚3000万的创业者,这一事例极大证明了KOL成功转型的可能性。

    你方唱罢我登场,打破次元、文化壁垒,知识大神型KOL以《你说的都对》为路径向知识偶像转型或许可期。该节目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你说的都对》以文化为核,以综艺为形,用有趣的方式呈现多元的内容,精准曝光,从高知粉撩到泛人群,让多元的文化节目实现小众变大众的进阶,最终也能让节目的社会功能价值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嘻哈过后,文化综艺来了!优酷《你说的都对》知识偶像登场了!

     4 ) 知识既正义

    同样是知识类综艺节目的《最强大脑》,却常常让我感到沮丧,看节目的每一秒都在叩问自我的灵魂、失智地呐喊“天哪!难道我是智障么?”。每个看完最强大脑的深夜沙发里,都传来无法抑制的抽泣声(随便说说的,我!怎!么!可!能!)。 但《你说的都对》通过对一个个平凡议题的讨论,不同学科的知识大神进行观点的碰撞,并输出相关知识点,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展示多元的世界。本来是想拿来下饭的,结果却反而常常看到忘了吃饭。 前者通过对先天优势(智商)的渲染和最终结果的打造(赛场上惊人的才华展示),传递的是“不要追,追不上,一出生你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然而后者对一个个普通议题(比如“父亲对子女的影响”“食物影响性格”“如何辨别真爱”等等)的讨论,你可以博古通今展示知识储备量,也可以旁征博引用科研成果进行逻辑性剖析,甚至可以脑洞大开多元思辨;传递的是“只要你有兴趣,只要你有精力,只要你够努力,你也可能可以是这样”。 此节目,在这个颜值既正义的年代,能够真正让知识流行起来,更能向大众传递正向的价值观。 你说的都对!知识既正义!

     5 ) 打破认知边界,《你说的都对》是如何直击“知识管理”痛点的?

    文/一实

    除了重建知识结构,闪耀着理性之光的《你说的都对》,还向世人展示了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的方法论。

    2月6日,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阿里钉钉首席赞助的全网首档脑性时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推出了季中特别版“疯神特辑”。特辑中,已经播出六期的节目决定更改获得“知识筹码”的方式,由此前主持人蔡康永决定是否亮灯变为知识大神互评。特辑还预告围棋大神柯洁和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将成为下期嘉宾,除此之外,节目还为几位知识大神送上了爆笑的“锦旗”。

    触及“临界知识”,《你说的都对》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前在观看第六期“网络社交潜规则”时,有两个论点特别引起笔者的关注:一是关于语音与文字使用的问题,杨奇函提到,在网络沟通中文字交流比语音交流更为真诚,因为前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在互联网时代,判断一个人是否在乎你,表现形式就是他是否愿意为你浪费时间;二是关于头像选择的问题,陈锴杰认为头像和性格是相关的,五类人格可以从社交软件的头像使用上得出判断。

    《你说的都对》里经常分享到这类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深层次逻辑。这种知识类型很符合一本叫做《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的书里提到的“临界知识”的概念,指那些更具普遍性让使用者能够解释世界,指导行为方式的深层规律

    这本书的作者成甲认为,“掌握临界知识点,认识事物底层的结构与规律。一旦你研究的深度达到底层规律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一言以蔽之,这样的思维模式即是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信息过剩时代下,如何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

    当下是一个信息严重过剩的时代。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类不知真假的内容,养生、理财、鸡汤、成功学,要从这信息海洋里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无异于大海捞针。一方面,大众并不具备足够的知识面和精力,去分辨每天扑面而来的各类信息;另一方面,大部分内容的生产者们,似乎也并不把传递有价值的知识当做目的,而是执迷于用情绪调动的手法去引爆群体跟风,把理性和知识的光芒丢在一边。

    文化消费、知识付费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崛起。各类Live、网课在许多平台生根发芽,内容包罗万象;人们似乎都非常急于获得各类“知识”。但同样存在的问题是,浩瀚知识海洋里,似乎更多是所谓的“实用型”攻略,而缺少那些隐藏在现象与方法论背后的规律逻辑。学来学去,似乎都只摸到了皮毛,碰到换个马甲的同类问题,就能让你手足无措。

    如何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更多地获取“临界知识”,而不是被信息的海洋淹没?这或许是《你说的都对》这档综艺节目背后隐藏的一股力量——在分享着那些从古至今我们未曾听过的深层规律时,知识大神不仅仅是在进行某个特定知识点的介绍,而是为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增添了直达事物本质的理性之光。

    “丑男人赚钱更多吗”“父亲对子女的影响”“食物影响性格”“如何辨别真爱”“拖延症、游戏上瘾是病吗”在这些看起来非常感性化的论题里,《你说的都对》的诸位知识大神却提炼出了打破无数普通人惯性思维的知识点,让人获益匪浅。

    这其实正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精髓。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里提到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1.现象解释 2.技术规律解释 3.通用规律解释

    以《你说的都对》第五期里“拖延症”的议题为例:代表普通人视角的嘉宾提出“因为懒,所以拖延”;河森堡则分享了深一层次的知识:“农耕社会之后,人们由于过量的劳动长期处于时间严格规划的焦虑状态,当这种焦虑状态压抑过久,会使人自动进入一种拖延状态。”;陈锴杰进一步用通用规律总结:“时间心理学将拖延的本质认定为是一种选择,对现在的享乐还是未来的享乐的选择。”

    这种从表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清晰明朗,在观众得知了“拖延症”的本质之后,杨奇函顺势提出“优先级”的解决办法:“人一生的精力、能力、执行力是有限的,长期抱有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效率,但如果能恰当的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那么拖延一点也无妨。”至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从“发现问题表象”到“明确问题本质”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完整过程。

    为理性和科学发声是时代稀缺的精神

    考虑到背后有如此深厚的知识底蕴,《你说的都对》能将节目做得这样轻松诙谐、引人入胜更是难得。六期节目看下来几乎没有艰涩的学究气,这一方面是节目组的细节安排补充了趣味性以及蔡康永主持控场的情绪把控,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知识大神们输出方式的选择。

    如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就非常擅长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用历史文化故事佐证自己的观点,避免了直接讲解艰深的理论,同时也令人信服。杨奇函、梁边妖也是其中好手,杨奇函特别擅长用清晰的思路提炼出简单易懂的话术,来解释深层问题;梁边妖更是节目中“剑走偏锋”的代表人物,用他独有的脑回路带来了气氛调剂和冷门知识。

    这体现了《你说的都对》丰富的内容层次。内在的“临界知识”帮助观众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而节目组将这种内在硬核用所有普通人都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讲述知识的知识大神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师,而是有着各自不同人格魅力的知识分享者。

    它十分稀缺——当很多人都在忙于用情绪煽动、浮于表面的手法浑水摸鱼时,《你说的都对》却在努力发出理性和科学的声音,用综艺节目的形式降低了深层次知识的门槛,却丝毫未曾降低这些知识的含金量。

    更令人欣喜的是,节目组并未止步于此,在第一季播出一半之际还改善了节目流程,由主持人独自按灯给分变成了每个知识大神都有亮灯机会。这种高质量的评价机制,相信会在未来更加促进各个知识大神的高水平发挥,擦出更多思维火花。

     6 ) 自用

    1.解决问题重在思考根源,将问题拆分成多个易于解决的部分。面对弱小的生命,强者不能伤害。

    2. 知识是世界的说明书,但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托,大于知识。

    3.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食人族的后代,所以有什么困难时我们解决不了的呢?

    4.20180201之后节目于2019.2.18更新

    。。。。。。。。。。。。。。。。。。。。。。。。。。。。。。。。。。。。。。。。

     7 ) 优酷《你说的都对》进阶人文综艺,知识大神即将上演终极对决

    1月31日,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阿里钉钉首席赞助的全网首档脑性时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在长沙举行媒体探班活动暨知识大神见面会。

    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泛文化中心总经理何冀兵

    阿里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泛文化中心总经理何冀兵、联合出品方欢喜鱼文化董事长王潇以及《你说的都对》主持人蔡康永、“知识大神”梁边妖、河森堡、陈锴杰、淡豹、黄荻钧、刘也行等参加活动。

    梁边妖

    《你说的都对》自去年12月上线以来,凭借主持人蔡康永及6位来自不同专业学科领域的知识大神间的思维碰撞和干货分享,平均每2分钟就为受众带来了一次情绪高潮的脑爆输出,现已获得大批粉丝尤其是高知分子的点赞好评。截至目前,《你说的都对》在优酷独家上线六期,网播量已突破8500万,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4分。

    《你说的都对》进阶人文综艺,科学理性思维成核心诉求

    《你说的都对》聚集了人工智能、心理学、金融学、生命科学等各领域的青年专家,以“网红学者”的路数包装和制造偶像,打破知识壁垒,回应社会议题,让知识本身成为热点。不久前,《光明日报》专题点赞《你说的都对》,“用社会公共话题的外壳包裹爆炸式知识库的内核,正在年轻观众当中引发学习热情,知识日渐成为现在的新“偶像”。

    见面会上,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泛文化中心总经理何冀兵表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观众,每个时代都需要我们的文化节目去进行一定的进阶。从最早的以《晓说》为代表的个人脱口秀时代,进阶到以《圆桌派》引领的轻综艺时代,再到现在的人文综艺《你说的都对》,可以说,文化综艺节目正在朝这个路径不断进阶升级。”

    如今的综艺节目主要受众是90后甚至95后,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圈层就必须推出新的偶像,并为他们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体验。何冀兵认为,“现如今整个社会对科学理性的思维精神关注度是不够的,而《你说的都对》想要倡导的就是当我们在面临问题和困难时,可以用一些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去应对,这是这个节目能给大家带来的最大收益。在娱乐碾压一切的时代,唯有人文精神倔强地闪耀着光芒”。

    蔡康永笑言“缺什么主持什么”,曝小S有意转型做演员

    对于近几年来扎根大陆发展的蔡康永来说,《你说的都对》这档节目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不仅是他在大陆主持的首档文化综艺,而且受众热情之高、口碑反馈之好,大大超乎了他的意料。

    蔡康永

    活动现场,蔡康永表示:“来之前,我以为节目中出现的都是老学究,可到了后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大神们都是俊男美女,老天爷不公平,他们又是学霸又把自己打理得这么好。我觉得如果看《你说的都对》不一定是吸收知识,更多的是吸收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精神和斗志,这个是最珍贵的。

    提及老搭档小S,曾经因为怕累拒绝众多片约,但自从主演蔡康永执导的电影《吃吃的爱》后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对表演开始着迷。蔡康永对此也证实称:“她很喜欢演戏,我觉得有机会可以让她有更多演出的工作。”言下之意也暗示小S有意转战影视圈,蔡康永笑言:“她过得很好,很开心。她去演新版《流星花园》,我还问她是不是要出演女主角,她说是演男主角的姐姐,我还笑她太没出息了。”

    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再到《你说的都对》,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直被认为是高情商的表现。而这一次,他从“主打情商”到“专攻智商”,与知识达人们频繁对话。

    对于自己接手的节目类型发生改变,蔡康永自嘲道:“我缺什么就主持什么样的节目。”他也直言,时常感受到挫败感:“这些达人们在积累知识的路上完全没有偷懒的状况,可能有一些声音会说年轻人不勤奋、不努力,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种说法的反面。他们不仅高智商,还有高情商。我突然想到一句话,说如果人家比你有钱、长得好还比你努力,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采访中,蔡康永还忍不住玩笑着喊话:“希望我们的知识达人们不要这么突飞猛进的进步,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淡豹

    黄荻钧无惧“姐弟恋”,陈锴杰河森堡上演最强对决

    作为《你说的都对》首发女嘉宾,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读心神探”黄荻钧自亮相以来收获了大批粉丝,在之前的节目中谈到恋爱话题时,黄荻钧还实力认证“微笑”如何助力感情升温,从四目相视到会心微笑,最后延伸至接吻,引得蔡康永、沈梦辰现场“开车”……

    黄荻钧

    而陈锴杰也曾引用心理学家亚瑟·阿伦的“恋爱36问”,来论证“一闻定情”后双方如何发展成更加亲密的关系,令全场赞不绝口。凭借在节目中的良好互动,私下里的黄荻钧、陈锴杰也沟通颇多,活动现场,当媒体在问及黄荻钧是否介意来一场“姐弟恋”时,黄荻钧更是大方表示可以接受,令一旁仅20岁的陈锴杰瞬间羞红了脸。

    陈锴杰

    不同于辩论的“刀剑相向”与吐槽的“草木皆兵”,《你说的都对》聚焦社会话题,从不同学科知识的角度带来全方位的解读,如果说辩论和吐槽是将观众的思维带向两个极端的分裂,那么《你说的都对》则是将观众对事物的认知,通过与知识大神的碰撞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顶点,其知识性远超同类脱口秀节目。

    河森堡

    在已播出的节目中,陈锴杰、河森堡都多次获得了当期的“知识大神”称号,更有网友开始站队,纷纷开始计算知识筹码并猜测本季的首席知识大神将在此二人中产生。但现场两人却同时谦虚地表示,本季登台的知识大神都相当优秀且功底深厚,能在这里分享观点就已经是一种最有价值的力量。

    刘也行

    看来,一场最强对决即将启动,一起期待后续的精彩节目吧。每周二锁定优酷,《你说的都对》,听不听由我!

     短评

    两集已被圈粉,有意思且并不枯燥,娱乐化的东西也被控制在不被厌烦的程度,知识点被有趣的大脑说得很有趣,而且比起很多知识类的节目,它把受众本身受教育程度的带宽拉开,把核心放在听者这里,他听什么,是否能听懂和觉得有新意和说服力/而不是讲述者,讲述者基于自己的知识是服务听者,有意思的体验

    7分钟前
    • Dear NaNa
    • 推荐

    还蛮好玩的,聪明是新时代的性感,而知识是春药

    8分钟前
    • GIGI
    • 推荐

    ⒈豆瓣条目点有用最多的两条短评我有同感(话说后面还真改配乐了),另外花哨的剪辑也不甚满意;⒉人生之所以美丽,因为某个地方藏着一个梦。→中高考作文满分的杨奇函口才也挺不错;⒊陈楷杰:大脑过度运转会让人痛苦得想死…→深有体会;⒋难怪刘也行让我有点眼熟?原来曾在《一站到底》看过他;……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与其说像理科生版本的奇葩说,倒不如说像综艺节目版的知乎。蔡康永爆灯总觉得有些草率。节目中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如果对相关话题有兴趣,可以去找相关书籍来学习一下。当然,收获还是有的,但就是不够系统。最后一集有点煽情。

    18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看完第一集,感觉到看书少限制了我的理解力,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看的津津有味。

    19分钟前
    • 早睡早起
    • 力荐

    每周二更新,一周一次的知识大爆炸,在知识付费这个浪潮当中,这档节目将综艺和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崇拜知识的观众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节目。无论从提高社会知名度和收入层面来说,对于高级知识分子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打造知识偶像势在必行,总好过前赴后继的娱乐圈偶像占领所有年轻人的心智

    23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你说的对个P,全程尬聊,这不就是一个给理科生看的《奇葩说》吗,做作浮夸……

    24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黄荻钧好看,淡豹想睡。河森堡:遇事不要怂,我们是凶狠残暴的恶魔之子。梁边妖:物理学家写了首诗。我们人类的活动其实是不生产元素的,我们左手上的某一个原子可能来自于某一个星球,右手上的某一个原子可能来自于另一个星球。亿万星辰死去了,我们才能够诞生。我们人类就是宇宙之灵,群星之子。

    29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那几年这类节目还不少,可以干柴烧一波儿,到现在没有了!好在这些话题永不过时,可以捞一些遗珠来看看,或者可以把能找到的奇葩说再重看。其实他们说的也不都对,但敢说敢表达的自信样子值得学习。偶尔看到真正专业人士纠正专业问题反而会显得不那么自信,是咋回事啊,哈哈哈

    31分钟前
    • tangmm
    • 推荐

    听河森堡聊人类的过去,陈楷杰聊人类的未来

    36分钟前
    • 二三四七。
    • 还行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这是最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智商底线。选择性偏差产生的个例没有统计学的样本意义,并因此失去了作为论据的逻辑起点。不懂这两点的,真心没办法讨论认真的话题。第一期讨论男人,颜值与智商,哈哈哈爱情我觉得前者更重要哈哈哈,其他领域后者更重要。

    38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还行

    请了一帮男的,唯一的一个女的打着女神的旗号,却完全讲不出半点有深度的东西,这么性别歧视的节目能不能行!要知道2017年在中国获得罗德奖学金的一大半都是女生,既然是益智类节目,就不要找沈梦辰这种聒噪的肚子里没有半点文化还脑子里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人…更新!加了淡豹之后好看度翻了十翻

    39分钟前
    • clover
    • 推荐

    这个节目定位比较高端,估计看不懂的觉得讲的什么鬼,但是放慢节奏看就会觉得思维角度很有意思。跟《奇葩说》不一样,没有那么多打嘴炮,主要靠大神们旁征博引,拼个人知识储备量。很喜欢节目最后出的思维导图,梳理的很好。这档节目可以打磨成很好的科普性节目。

    40分钟前
    • 说你爱我
    • 力荐

    希望后期不要再加入那个。。。this is power。。。的诡异的音乐。。真的很烦

    43分钟前
    • 蒸包纸🥲
    • 推荐

    甩火星研究院几条街

    46分钟前
    • clogery
    • 推荐

    比预想中的好看,最腻害的一点,是每次嘉宾发言的时候,我会下意识想想自己认定的某些东西是多么的偏颇,这个并没有多少节目能够做得到。就算是最聒噪的杨老师,或者不停被弹幕diss的女神,我觉都很OKAY。而在那边代表肉体凡身的两个主持人,在那边充当学霸炮灰还要忍受智商碾压不冷场,eq很高啊

    47分钟前
    • Lab
    • 推荐

    喜欢的人依次为:河森堡,淡豹,以及刘也行和梁边妖并列第三~讨厌的依次为:钉钉各种无耻植入,有一次竟然因为介绍钉钉的功能就爆灯给杨奇函,太不要脸了!!!然后就是杨奇函。第三讨厌的是强行cp以及最后知识大神竟然不是河森堡就是因为那些人没听懂!

    51分钟前
    • fish
    • 推荐

    如果只让他们不停地说 不要设置奖牌和爆灯的环节就完美了

    53分钟前
    • 湖光子
    • 推荐

    我还郁闷为什么最近淡豹都不更新了,原来去录综艺了。人超美der~不过还是希望总理还是好好写文章吧,写文章才能把你的才华最大化啊!(写小说的初心已经忘了嘛?搞访谈的新工作已经忘了嘛?)或者开讲座也行,搞综艺浪费你了。

    55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还不错,够深度够娱乐,观点碰撞趣味十足。蔡康永和沈梦辰的搭配意外的和谐~

    58分钟前
    • 海角七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