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神奇的老字号

    神奇的老字号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程工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纪录片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以7省市(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天津、北京)为载体,覆盖30个老字号品牌,从人文故事、品牌工艺、地域文化等不同角度阐释老字号生生不息的“神奇”传承和创新,通过这份厚重的历史挖掘中华商业文化的根本,引发年轻人对于当代生活的思考。

     长篇影评

     1 ) 有趣的《神奇的老字号》万一挑一!

    记录片第三集的开头没有陈词滥调地叙述老字号的历史,而是讲了一个通过老字号获取灵感、进行文化传承的折纸神人。以前也会看到一些折纸工艺,突显的更多的是颜色,象义之类的。而他的折纸作品,线条流畅,过渡自然,确实与雕刻、泥塑等手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恰恰是这位技艺精湛的90后艺术家秦坤,他的一颗“炎黄之心”带我们一起领略了这些老字号。老字号,对于我们来说既神秘,又好奇。难道这就是老字号的神奇之处?传承的不只是货品,更是一种文化。

    我边看边思考,可能是技艺?或者是国潮元素?其实,这位年轻艺术家,还真是找到了。找到的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我的理解是“匠心传承”。匠,就是人,有手艺的人,能做出东西的工匠。而心,则是做好这份手艺的一种喜欢,热爱,敬畏。传承,就是把好的文化或者技能传递和继承。那理解了这些,我对于《神奇的老字号》中的这些匠人们,更多的是敬佩。带着一种满腔热血被激发起来的心情,我反复观看了好几遍,觉得自己的内心在颤动。

    起初,为之震撼的是这些师傅们的手艺精湛,慢慢地深入去看这部纪录片,最终为之震颤的,是这些师傅们对于这份手艺的态度。不仅是热爱,更是用生命在传承。这些师傅中,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小的,作品中却倾注了自己的那一抹灵魂。秦坤,为了折好动物骨架,他去做兽医。这次,他为了寻找内心的归属感,拜访老字号胡开文墨,并且在与师傅的交流,与“灯盏碗烟”的碰撞中,找到了那种使命感,殊途却同归。

    他们以一种中国人独有的“韧性”在用自己的方法,演绎着当代朴实而精彩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匠心独运”、“天人合一”“百炼不识辛苦”。师傅在打墨的时候,挥汗如雨,却不曾慢下来一时半会;当发现成品上有一个小气泡的时候,严格要求拿去回炉重做。这不禁又让我想起自己,演出时错了一个音,面不改色的往下圆回来,心中还自得其乐,底下的人没有发现,看我的处变不惊。而此时,被打脸的一阵红一阵白,这不是处变不惊,是放纵错误。我暗暗在心底告诉自己,得好好反思反思了,任何时候都应热爱。

    《神奇的老字号》中,就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罗盘的由来、作用,制作工艺等。结合了吴兆光师傅的带给我们的讲解,又是一段传奇故事。从故事中看的出来,这其中的道义,承诺,何其重。我不得不再次以敬畏之心来审视这些个手艺和手艺人。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纸在中国也是有身份的。《神奇的老字号》也给我们展示了我们纸中之王,做出一张宣纸,要经过百道以上的工序,全手工操作。说到这,整个红星厂房内,最现代化的就是那把摇摆着的电风扇了。不过,就在这样一个厂房内,却有着这么多以纸为命的师傅们。

    这制作的工艺,还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来:合则生,分则死。和睦,你为我,我为你,就能成就,否则就是失败。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是用这样的理念和态度去对待人、事、物的。

    《神奇的老字号》,带我看到了中华文化,儒雅诚信,坚韧不拔,而在《徽韵城规》这一集让我看到了中华品质,无愧天地。可能在时间的洗礼里,有些货品必然走向它的终局,但是它留给当代人的文化和精神或许将以更多物种和形态进行延续,这是我发现的这部纪录片里更不一样的角度,不知道其他小伙伴看完之后又发现了什么?

     2 ) 老品牌的新滋味

    我接手这个行业纯属偶然——鲁味斋的新一代掌门人王剑辉一句句说起自己怎么样接手家族产业,原本专业是计算机,原本是要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坐在办公室上班,因为对老店的感情,因为想要把家族企业做强做大,放弃了原本的专业,致力于老字号的革新和传承。和他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吴鲁衡罗经老店的传承人吴兆光,同样因为怀抱对家族产业的感情,继往开来经营老字号。每个老品牌都有故事和困境,但是传承问题都是最核心的,《神奇的老字号》的着眼点一上来就抓住了最重要的关键。

    传承责任与压力,新一代匠人的突破与创新,这几乎是每个老字号都要时刻做的抉择,后继者看待前人事业,日复一日夫的重复,多少都会觉得枯燥和乏味,但是因为家族企业的责任和感情,又决心担负起发展的重担。《神奇的老字号》不仅展现了每一个品牌背后的故事,更是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争执如实呈现,这对于很多当下想开个店铺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商业实践的教科书。

    家族动力的驱使下,吴剑辉在和父亲的争执中开起了分店、在电商直播中吃着扒蹄,尽可能的满足济南城中的老顾客和新口味,借由网络的力量,让每一位观看视频的食客能够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用流量和下单来支持鲁味斋的发展。吴兆光心中的责任感克服了对于每日技术劳作带来的不悦,家中的天然磁陨石是吴氏家业的宝贝,先祖更是为了保护陨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两个品牌的传承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家族荣辱皆是系于一人之上,其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神奇的老字号》中的吴兆光,年龄不大,但是背着手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俨然已经有了持重的作风,片中人物的神韵和内心跃然于镜头前。

    时代在变,如何留住顾客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老问题,经历这个考验的还有鸵鸟墨水和山海观汽水以及海鸥牌手表。墨水原本只是写字的工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各种缤纷的色彩和带有香味的笔触,老一辈对于质量的坚守与新品质的要求产生了矛盾——欣喜的是,也因为对于匠人这一份工作的坚持,所有的分歧最后都能找到融合之道,每一个故事最后都是归向和合,《神奇的老字号》这个立意的选择也是中正大方。

    山海关的汽水也是在肥宅水的围攻下一度沦陷,但无论品牌的传承人还是作为顾客的我们都不希望它们死去,革新与发展是必然,但融合与想象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这其中需 要革除弊端,拥抱新潮流,更要坚守品质的高地,让人欣喜的是,这些曾经处于困境中的匠人,说起其中艰辛,神色还是平静,《神奇的老字号》用近景的拍摄抓住了这个特点,这种特点是独属于匠人对于技术的孜孜以求。事物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看着曾经的老品牌散发出新的光芒,我们也会觉得温暖,好像是一个老朋友从未离开,不断地以各种形象满足我们的各种新需求,但是我们都知道,它还是老朋友,从未远离。一瓶汽水打开,妈妈说还是喜欢橘子味,因为那是老味道,女儿喜欢桃子,但不变的是一份情感的温度,连接了两代人。这样的母子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说这同一件事物带给自己的影响,《神奇的老字号》也是很适合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的纪录片。

    旗袍要有小肚子穿着才好看——女徒弟们深知这是龙凤旗袍的技术总监徐永良的老派观点,同时他也强调说旗袍可不是简单的两片布拼在一起,可是市场需要拓展,审美也在变化,如今已经有了各式各样适用于不同女性身材的旗袍,这是老一辈匠人和新一代手艺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初看这个画面,我被惊艳到了,记忆当中,能把旗袍拍的如此美轮美奂的片子,这还是头一部,而且还是一部纪录片,金色的刺绣镶在红色的绸缎上,看着画面都忍不住想给女朋友买一件,摄影师的掌镜功底可见一斑。

    近代旗袍是女性天性解放的象征物,没有那个女性能够拒绝旗袍的美感,我第一次对这句话的认识是在大学毕业的论文答辩上,依稀记得当时一位身材瘦弱的女同学特意在那天穿上一身刺绣银色旗袍,以示庄重。既是对自己四年的告别,也是表达对于所有师生的情谊。如今差不多快十年过去了,那位女同学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记,可是她那天的一身贴身旗袍却是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神奇的老字号》中的几位上海囡囡穿着旗袍坐在一起话家常,仿佛可见民国光影,排出了些许张爱玲笔下老上海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虽是纪录片,却是不输电影美工。

    老品牌,有新故事,《神奇的老字号》中的若干小故事,展现出时代的转折和匠人的孜孜以求的精神,所做之事,虽然方寸之间,行的却是吃穿用度的天地大道,这一件件物事稳了,人心也就稳了,《神奇的老字号》中出现的的一个个新老匠人,脸上皆是归于平淡的烟火味道,也是一个个立得住的人,抓的真准,真好。

     3 ) 那些情怀和浪漫是热血文艺青年一辈子逃不过的真香定律。

    文艺青年是最容易坚持也最容易放弃的群体。

    坚持是因为那些是他们心中所认定的东西,所挚爱的东西,是刻在他们血液中,一辈子追求和守护的东西。

    放弃是因为那些是别人看起来很好的东西,但偏偏是他们看不上,不喜欢的东西。

    他们的坚持不是固执,是一种信仰。他们的放弃不是妥协,只是一种选择。

    这部纪录片中的文艺青年纷纷都选择了特别的职业。有的一腔热血,用铠甲设计重铸英雄旧梦,有的浪漫而又充满情怀,用古建修复重现孤鹜与落霞齐飞的最美一瞬,有的天生被赋予使命与责任,用掌握神秘罗盘的核心技术笑傲寻龙江湖。

    成为一个铠甲设计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第一集就让我大开眼界,零零后热血青年周佳伟是一个不走寻常的有趣人,每天一大早从一碗扎扎实实的牛肉面开始,养猫吹笛饮酒的爱好一个不落,自称寺工,整天钟情于锻打雕花,醉心于铜胄铁甲,在38度的天,穿上原型宋代铁浮屠的自制铠甲,俨然成为一个雄伟的人形铁塔,豪迈的英雄气概绝不因汗如雨下而打一点折扣,只因他自身有温度更高的沸腾铁血。穿上铠甲后,宋辽的金戈铁马,战场呼啸一秒入魂。

    然后有意思的是,这部《神奇的老字号》纪录片画风一转,从这个铠甲设计师对与雕刻铸造的热爱与心血的付出引入同样有着千年古迹篆刻学问的老字号品牌——西泠印社。

    英雄抚甲胄刻名,与前世叙旧,文人以墨宝留印,和后世攀谈,西泠印社也用同样的热血印下了百年风雨。两者的匠人精神与文化守护的责任一脉相承。

    去过杭州几次,对于西泠印社久仰大名,但每次都匆匆路过,没有进去细看,颇为遗憾。

    就像铠甲设计师周佳伟那样年轻一样,西泠印社成立于1904年,也源于四个二三十岁的青年弘扬国粹的梦想。

    所以守护文化传承的英雄梦想是不分时代的。

    回到我们生活的当下,如今的网络生活对于老字号来说既是冲击也是机遇。

    虽然西泠印社是一座无法逾越的篆刻技艺的高山,但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新的时代魅力是每一个老字号的难题。

    西泠印社这个老字号就完美的做到了号老人不老,人老心不老。2018年成立的西泠文创就一直在拥抱着新的潮流,把不断创新的少年精神融入到品牌的血液中,将传统文化技艺中的历史厚重感与当今文艺青年所追求的情怀浪漫有机融合,设计了许多雅俗共赏的文创新品,包括帆布包,茶盏,雅致的婚典办公手工定制刻章等等,让人爱不释手,马上种草想放入购物车。

    另一个让我印象颇深的故事是第三集中老字号罗盘品牌吴鲁衡以及他的“新当家”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着实让我涨了一下知识。

    原来罗盘不只是存在于盗墓吹灯,寻龙探秘的小说中,现实生活中罗盘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盘的当下作用是风水,风水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一种状态。

    罗盘的核心技术在于它的指针,而这个拥有30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吴鲁衡的指针之所以指南那么精准,磁性那么强,是因为它的原材料居然来源一颗陨石!

    真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品牌先祖为了守护这块天降奇石甚至不惜丢了自己的性命来保全它。

    吴鲁衡的新传人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37岁青年吴兆光,他明白守护这项传统独门工艺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吴兆光也是一个玩心很大的少年,三十多岁的他要一下子继承这个300年的品牌,这谁顶得住,所以他一开始是拒绝的,但这个老字号品牌的传承赋予了他使命感,使得吴兆光接触罗盘后立刻真香了,这些家族情怀和责任感让这个罗盘制造这个特别的职业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变成值得他去一辈子热爱与守护,专研与精进。

    所以不管是修复破损倒塌的雷峰塔,让雷峰夕照的绝美景色完整呈现的浪漫期盼,不管是设计铠甲护身,让每一个盛世少年重温战马呼啸的英雄故梦,还是守护罗盘神技,让传统文化工艺传承下去的责任与情怀,都让这些热血文艺青年的形象变得高大伟岸起来,也让这些被赋予了少年气的老字号品牌有了新的真香的魅力。

    推荐对传统技艺和国粹文化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这部纪录片《神奇的老字号》。

     4 ) 齐鲁惟新:那些我们熟知的老字号,居然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神奇的老字号》这部片子从立意到选材都很考究,讲的是“老字号”的故事。老字号这个词自带荣耀和风骨——东西不地道,就要被同行排挤得干不下去,主顾也不买你的账,没钱进货也赊不了账。《大宅门》里边讲白景琦陪着二奶奶去摘匾,后来又去安国采买中药,到最后日本人要参股做药行生意,靠的都是百草厅白家老号这个招牌:没有这块牌子,有威风也抖不出来。

    所以,想看看老字号到底牛在哪?这部片子绝对让你一次过足瘾。

    这一集的《神奇的老字号》来到了我的家乡山东,聊的更是我们这些吃货喜闻乐见的口味老字号。而放眼全片,我们看到老字号所承载的不但是物品本身,更是味道、手感、风味背后的情感价值,是那种令人感动、令人思乡、令人怀旧的特殊气息。

    从升斗小民用以佐餐的酱菜,到水村山郭酒肆用以招徕客人的扒蹄;回想起挎在竹篮里叫卖、骨香肉嫩、汁水丰盈的德州扒鸡,伴随着火车汽笛轰鸣声声远去,雾气氤氲中仿佛能看到昏黄路灯下,行人提着一塑料袋青岛鲜啤晃悠悠回家……在山东人心头飘荡的质朴厚重“鲁味”,经久不衰,历数十年而常品常新。

    饮食文化的流变是一门不太引人注意的学问,而齐鲁大地上盛行千年的鲁菜却始终威名赫赫,想让人不注意都难。这一集中,密集铺陈了酱菜、猪蹄,扒鸡和啤酒四种佳馔。我们山东的美食当然不止这些,但以名头之盛、行销之远、历史之久来看,这四个绝对镇得住场面。

    就拿行销数百年而不败的玉堂园酱菜来说吧,他们家的立身之本在于精工细作。当今的食客都知道,传统一旦脱离时代需要,就很容易被打上因循守旧的标签。不过,产自济宁的玉堂酱园,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得调和南北风味之精要,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字号。从1714年戴阿大在济宁运河岸边创办姑苏戴玉堂以来,酱园历久弥新,始终难以脱去精致而灵秀的苏式韵味。

    纪录片编导运用航拍着力展现了园区所陈列的3025口酱缸——让司马光看了都手痒,缸中贮藏有各种山林珍馐,琥珀花生、玲珑宝塔、面酱、食醋、酱莴苣、翡翠黄瓜口感各异,光阴流转赋予了酱菜馥郁芬芳的深沉酱香。酱菜也是门看天吃饭的手艺,露天摆放、暑热寒露交替给予缸内菌种适宜的生长环境,而黝黑的竹斗笠跟憨厚笨拙的酱缸相映成趣。“翻缸”可以帮助发酵均匀,这是制酱工人每日的必修课。

    片中多次出现的短焦镜头配合良好的收声,使搅动酱缸时微微泛起的咕嘟声一下子勾动了我的馋虫;多种酱菜的特写镜头,结合航拍俯瞰园区内整饬的酱缸,让整部片子兼具细节之美和宏观之妙。

    涉及饮食的纪录片要想拍好相当困难,毕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烹饪中出现的洗切、飞水、熬煮、雕刻、切削、摆盘造型等动作姿势各异,要呈现特色、凝炼主旨,就对镜头语言艺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不是砸钱买几个高级镜头就可以做到的,这部片子在食物特写上尤其出彩,从猪蹄这一小节内容就可见一斑。

    若论及选料精良,做工细致,传承已近百年的鲁味斋也毫不逊色。“一炸、二炖、三焖、四泡”简略形容出扒蹄制作工艺的繁复,而店家给自己上的两道紧箍咒则奠定了质量过硬的底色。

    哪两道紧箍咒?

    一个是猪蹄上不允许见到一根毛,否则罚款10元;一个是用手拿着猪蹄啃完,无须肥皂,仅凭清水洗手能洗净。就这两条规矩,硬生生地把鲁味斋出品的档次往上提了一档。猪蹄软烂脱骨,卤香十足,表面一层虎皮呈现出绝美的琥珀色,靠近蹄筋关节的位置,酥皮紧紧裹住扎实的筋腱,肌纤维几乎要爆皮而出,让人沉浸在唇齿与酥软皮肉捉对厮杀的无边想象中。鲁味斋新一代掌门人搭上在线吃播的快车,向全国范围内热衷于猪蹄的同好们宣传自家产品,扒蹄的辉煌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华夏农耕文明流传数千年,在家畜中,与国人最亲密的是猪,在家禽中则是鸡。山东省商务厅和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公布的老字号有数十个,经历了岁月的无情淘汰,能留下来的自然是优中选优。我相信本片的创作团队在这些老字号中拣选时,应当考虑了鸡与国人饮食习惯的深厚联系,而德州扒鸡之所以在各地名鸡中能脱颖而出,与铁路——这一国人最喜爱的交通工具有莫大的关系。

    百年前的清末,同时也是铁路勃兴的时代,在高亢而悠远的汽笛尖啸中,绿皮火车载着千百旅客北上南下,于崇山峻岭或无垠旷野中疾速穿行。当今为人耳熟能详的“啤酒香烟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在当年可选择的余地虽然不多,但档次却异常的高——德州扒鸡,自1692年起就已存在的经典熟食,为经停齐鲁的列车提供了难得的动物蛋白。

    德州扒鸡色泽油润而肉质细嫩,“五香脱骨”是对它滋味和口感的总结。两斤左右的嫩鸡经过褪毛整理,修整造型——将鸡腿收纳入腹,鸡翅交叠从喙部穿出,形如“鸭浮水面”。这时还得给鸡做个马杀鸡,秘制蜂蜜调料均匀涂抹在鸡皮上,按揉直至充分附着,随即以180℃油炸酥香,捞出后,伴随花椒、大料、桂皮等香辛料炖煮入味,使醇香由表及里,深入骨髓。大火炖煮,小火焖烧,吸饱了汤汁的扒鸡膘足脂润,足以令旅客大快朵颐,而沿着漕运和铁路大动脉贯穿神州大地,扒鸡的名头也愈来愈响。

    酱菜,猪蹄,扒鸡,殿堂级的下酒菜已经齐备。如此豪奢的下酒菜,岂能没有好酒呢?

    山东人好酒,可能与本地尚礼的风俗有关。宴会、祭祀、凯旋、鸣誓、庆典,都有专门的饮酒礼制。现在虽然不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但山东人对酒的喜爱也随着儒家文化传承至今。

    故而,创作团队选取了一个既为全国观众所熟稔、又能代表山东地方特色的酒种: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正是山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唯有柔和洁净的崂山矿泉水,才能孕育出极致甘爽怡人的酒香,清澈的酒浆浮现清新洁白的泡沫,绵密细致而持久,为杯中琼浆增添了一丝俏皮的风味。喝过青岛啤酒的人虽多,又有几位明了青岛啤酒的历史源流呢?饮酒客若不熟悉酒的历史,那还不算上道。看完这一集,估计您的心里就有数了。

    夏夜已深,暑气仍未消散。与三两好友谈天说地,举杯畅饮,冰镇青岛啤酒硬生生把心头的烦热打压得烟消云散。当地人喝青岛,讲究纯生原浆,由于生产中不带传统的热杀菌工序,最难能可贵的啤酒花香被保留下来。啤酒鲜度究竟几何,这很难用语言描述。不过青岛酒彪子用舌尖一抿,便知好坏——颇有几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8-15℃是青岛啤酒的最佳饮用温度,入喉纯净滋润,香气激发也最为到位。远远地一眼扫过夜市的各个档口,几乎全都闪动着青岛啤酒琥蜂蜜一般的纯净光晕。

    酱菜、猪蹄、扒鸡、啤酒,其诞生的年代相去甚远,而内中蕴藏的浑厚历史气息则是一致的。老字号的传承仿佛是一场高空钢丝秀:一端是厚重沉稳的历史积淀,一端是灵动变幻的口味变迁。在不变中寻求变化——保持独特框架,填充新锐想法,老字号在新时代下的出路,如今还在探索之中。

    同样的逻辑在服装、手表、饮料等很多领域都能看到,当新鲜血液被注入到传统行业中时,带来的是对于市场更精准的把握以及更与时俱进的品味。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老字号的招牌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冲刷而屹立不倒,靠得就是这股子传承、求新、求变的精神。

    此前我也为了探究老字号的源流而搜索过一些书籍、邮票或瓶标。耗时耗力不说,最后留下的印象也很淡薄,文字的感染力毕竟有限,要想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一览我们“大葱省”的百年老店,看看《神奇的老字号》是不错的选择。

     5 ) 老字号的复兴,国潮的新热点

    近两年国风、国潮成了新热点,不断破圈的文创产品、日渐流行的汉服,重新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国潮复苏是实实在在的现状,但老字号们能不能抓住这波热度成功复兴,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

    因为市面上很多新国货品牌,其实是借这场东风做起来的,比如,新中式烘焙品牌,墨茉点心局,有传统的虎头设计,有进行改良的麻薯,算是做了迎合市场的口味、门店升级,变成了新一代网红打卡地。

    不过,看完8集《神奇的老字号》以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太嫩了,人家老字号就是凭本事吃饭,经过了时间磨砺,产品质量和工艺都不必担心,他们在当下最需要做的可能是保证修习内功的基础上,再结合一下现代年轻人的潮流。

    其实,我觉得纪录片本身就挺逗的,一本正经说段子的旁白,新老搭配的采访对象选择,亦庄亦谐,一老一少,很多妙趣横生的文案,这种讲述方式本身就拉近了老字号跟观众之间的距离。

    可以说这个纪录片单纯为了文案都值得一看,欢乐指数直线上升。

    讲朱府铜艺的时候,说“学建筑的头大,学土木的悲伤”;讲林万山艺术表达的时候,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讲鸵鸟墨水的时候,形容为“差点背过气的鸵鸟,缓过气来。”还戏称“散装江苏,套装上海”,颇有调侃意味。

    有些是大家在弹幕里经常见到的用语,亲切,有些是文案自己总结的段子,幽默,但它也不是没有文化内涵,时不时还有一些特别凝练和有价值的句子。

    比如,总结杭州的是少年心、少年气,到宣纸那里借采访人之口说,手艺人的功夫在于,“别人不会你会,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所以,我真心看得很欢乐,也重新认识了很多老字号。

    有些是从小就听过的,比如,西泠印社、绍兴咸亨酒店、德州扒鸡、青岛啤酒、北冰洋汽水、同仁堂等等,这些都极具地域代表性,尤其学过课文《孔乙己》的,都知道曲尺形柜台、茴香豆、绍兴黄酒,这早已经变成了一张城市名片。

    当然,纪录片的用心也很值得肯定,我觉得切入的角度也很妙。

    《神奇的老字号》不是单纯讲老字号的历史、发展、变化,而是从年轻人的视角切入,先从一个对某个事物、品类感兴趣的年轻人讲起,然后跟随他/她的脚步,把那种老字号对年轻人的接纳、拥抱、融合呈现出来。

    我最喜欢上海龙凤旗袍那一段,开头就是清华美院2021级毕业生周方圆的毕业设计《万华镜》,这个优秀的作品展现了中华传统之美。

    一个对服饰、传统感兴趣的年轻动画师,走进海派旗袍,亲自感受描龙绣凤的文化符号,然后把她的感受变成走进普通人日常的设计。这感觉是不是特别燃?

    但我觉得最燃是改变老一辈人的想法。在龙凤旗袍第三代传承人徐永良眼里,旗袍是非常挑人的衣服,高矮胖瘦都有讲究,穿旗袍不能太瘦,不然撑不起来,也不能有小肚子,不然穿起来不好看。

    所以,他一开始评价小徒弟张钦玮不适合穿旗袍,原因是太瘦了。但只要自信的女孩穿什么都好看,旗袍也是一样。所以,张钦玮和同事还是穿上旗袍,大方亮相了。旗袍是女性美的载体,它的出现就是中西结合,意味着思想解放。

    徐永良看后换了种说法,他觉得不同的年轻人穿起来都是美的。确实,不管是周方圆换上旗袍变换气质,还是张钦玮穿上旗袍展露自信,都有东方的韵味。

    其实,《神奇的老字号》的关键点还在神奇二字吧,巧夺天工的技艺,神乎其技的能力,不欺客不作假的规训,也是需要年轻人靠近和了解的。

    当然,看完全部的内容,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老字号的工艺和匠人精神是一块金字招牌,这个确实是工业化产品不能替代的,看着做宣纸、徽墨、罗盘那里,我都想要去做学徒那种惊叹,一道道工序,一点点制作,再到完成那一刻真的太神奇了。

    但如果老字号墨守成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不做一些融入新时代的调整,乘上互联网的新国潮风,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萎缩。

    看着他们积极拥抱变化和新时代,我还感觉到了一种内在的尊重,老字号们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欣赏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关注国货,也是在尊重匠人们的付出。

     6 ) 传承的文化,神奇的老字号YYDS!

    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每个中国人对其都是心生敬畏的,最近看了《神奇的老字号》才发现原来基本所有的老字号品牌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由心发出来的敬佩。手艺世代相传,直至今日,这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整个纪录片都是在展示着各家老字号,有的已经曾经失去过,在如今的扶持和怀念中,又逐渐回归视野的。正如其中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就是为了捍卫老字号的核心技术,失去了生命,差点也使这项技术不能再传承下来。我想,在没有实行非遗的年代,这些老字号,老项目,老技术,应该都在新的工业化时代里,被替代掉了。就仿佛是一块美玉,放在石头堆里,无人欣赏,也就失去了价值。机器的运作是不辞辛劳的,是千篇一律的,也是不需要手工技术的。有时候觉得还挺好,又快又便宜。但是,再来看看,这千篇一律的东西,似乎就是少了点灵魂。

    慢慢我们都开始怀念,就要去把她找回来。就好像看言情的时候,每当大男主瞎折腾,失去了美丽可爱的女主。我们都喜欢说,傲娇一时爽,追妻火葬场。这也一样,原来不当宝,现在满地跑。这不,万幸的是,有这么些老师傅,还都是锲而不舍的坚持下来了。不然,我们还真是见不到这样的瑰宝了。

    这部纪录片的风格,我也是特别的喜欢的。我去搜了程工导演的其他作品,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 特点。画面感清晰,而且有些景取的特别美丽。作为年轻人嘛,我觉得太古板、一尘不变的风格,好像不是太喜欢,我一般很少看纪录片,除了《舌尖上的中国》,《神奇的老字号》大概是我看的最仔细的一部纪录片了。因为我自身也是学习艺术的,所以,对于色彩的变化我是很喜欢的,就像是注入了新生代的力量一样。不仅让《神奇的老字号》面对怀旧的年长一些的人,也让年轻人驻足,去看一看这些神奇的老字号。

    其中,《徽韵成规》中,我觉得这折纸艺术,让我感受到了其中的那种强大的创造力以及艺术家深厚的功底,纯手工的制作,也似乎带着一种老字号的投射。一般,我们所认识的折纸艺术,都是比较线条生硬的,能做到这种类似于手办的,只能说是出神入化了。这两者,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其实还是那种技能感、归属感吧,都有着东方神韵,所以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生代,都找到了相通之处。

    除了以上这些,片中还讲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比厕所间还大的纸,你见过吗?纸中之王,文人墨客,都喜欢的。它的神奇之处,我也是通过《神奇的老字号》有了一些认识。片子诉说的故事,传递的精神,文化的延续点太多,大家可以自己进入神奇的老字号的世界一探究竟,不论是哪一样,每一份传承每一个人都值得敬佩!

     7 ) 神奇

    这部片跟我想的不太一样,因为不仅画面很美,对中国传统老字号的理解也很深刻,让我看的有点感动。因为自己的孩子就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对“老字号”没有概念,不知道老字号传承的是中国的文化与情感。时代发展的太快了,我也会给家人看一下,让大家“慢下来”,慢慢品味这中华悠长的历史文化。推荐大家都来细品神奇的老字号,涨知识啦~

     短评

    已经知道以后去各个城市打卡应该去哪里了

    7分钟前
    • 顾墨
    • 推荐

    老字号生生不息的“神奇”传承和创新,通过这份厚重的历史挖掘中华商业文化的根本,引发年轻人对于当代生活的思考。

    10分钟前
    • torakentai
    • 推荐

    现如今,正如韩少功说,文化差不多变成了经济。一方面是品牌经济,是物质的文化异态;另一方面是明星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异态。

    14分钟前
    • 就叫我铿爷吧
    • 还行

    真业余

    17分钟前
    • 一只野生叮当猫
    • 很差

    解说词太“中西合璧”了,有点不伦不类。不过考虑到是天猫出品的,也就释然了。软广味道的纪录片,也还是不错的,毕竟承载了些许情怀在里面。可以坚持下去多出一些,是个回忆。

    18分钟前
    • MiyaYu
    • 推荐

    介绍了很多之前并不了解的老字号,可惜野心太大啦,如果每个老字号的介绍能更加深入详细,就更加可以勾起年轻人探究的欲望了。一掠而过,能让我记住可能仅仅是个名号,画面以及文案都很不错,希望能再增加点深度吧

    20分钟前
    • 寄存的 透明
    • 还行

    跟广告一样,很多东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22分钟前
    • 输入昵称
    • 还行

    解说词很接地气,但有点太接地气,有些地方可以不夹杂英文可以更好的表达。有点像更高端的广告,但内容看着还是挺有意思。

    23分钟前
    • 殊聿
    • 推荐

    如果没有造纸术,世界文明怎么传承。还是中国人最牛逼。顺便说一句,折纸是和数学和几何有很大的关系。还是中国人牛逼

    28分钟前
    • 冴木
    • 推荐

    怎么说呢?有些老品牌的消失是你拦不住的。

    33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雷神那儿过来的。果然整活有点多,呈现有点散。

    35分钟前
    • 被诅咒的守夜人
    • 推荐

    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老手艺要代代传

    38分钟前
    • 因扎吉在看片
    • 推荐

    对老字号自己来说是传承和创新,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初次或再次认识的新鲜。老字号需要用容易亲近的方式让别人更了解自己,他们自己也需要去更了解别人

    40分钟前
    • 零零发
    • 推荐

    这是……天猫旗舰店的宣传片?浅浅掠过,杂烩文案和浑厚的配音有点搭不上,当听到buff,OG的时候我就在想,打游戏的人会看这片吗?还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呢?!需要通过老字号来认识这些与时俱进的表达?

    41分钟前
    •  ̄へ ̄
    • 还行

    其实可以不用这种网红标题不明所以海报点到即止过场,深入细说的!有几集新老冲撞,老一辈有情怀有干实事的态度,年轻一代注重包装和营销,在吐槽老法师较真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再过百年会是啥样,反正不该是现在这样的,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啊!有几集不错,比较喜欢徽州那集,实在;上海部分讲了龙凤旗袍、老庙黄金和古今内衣,配合同集的扬州谢馥春香粉,嗲……老字号能流传至今自有门道韵味,拍成这样还是可惜了,但一想是天猫出品其实就是大型软广也就不错了……文案感觉是写人生一串的作者,这种比较潮的文风用在老字号上有点过于俏皮但当广告至少给年轻人推广了,但还是噱头成分更高一些【早餐纪录片】

    42分钟前
    • loveless fancy
    • 还行

    对于文化的理解细致入微但又不失宏观,有学习到。

    47分钟前
    • 蛋神.
    • 力荐

    看了第一集热血杭帮,大概是浙江的甲胄、龙井、丝绸、铜艺。古中国大多有行业而少品牌意识,这里的“老字号”待斟酌。片子立意就是要用年轻世代的意志去改造老字号,这种精神本身虽然好像没错,但或许真的就错了。生生不息绝不是与时俱进。

    50分钟前
    • 丛二
    • 还行

    有些产品注定要消失,想要活下去不过是资本的挣扎

    55分钟前
    • 荷風
    • 推荐

    天猫你赢了,还没看完就买了西泠印社和鲁味斋的东西!

    57分钟前
    • 好吃卤面不好找
    • 推荐

    比广告拍的强一点。

    60分钟前
    • 思想废物。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