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红高粱

    红高粱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14

    主演:周迅,朱亚文,于荣光,秦海璐,黄轩,宋佳伦,曹征,韩童生,王澜 

    导演:郑晓龙 

    猜你喜欢

    • 第12集

      步步深陷

    • 第18集

      末代厨娘

    • 第13集

      南城宴

    • 第16集

      青幽渡

    • 第24集

      请和搞笑的我谈恋爱

    • 第20集

      结婚才可以

    • 第22集

      破茧2

     剧照

    红高粱 剧照 NO.1红高粱 剧照 NO.2红高粱 剧照 NO.3红高粱 剧照 NO.4红高粱 剧照 NO.5红高粱 剧照 NO.6红高粱 剧照 NO.16红高粱 剧照 NO.17红高粱 剧照 NO.18红高粱 剧照 NO.19红高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乱象横生的山东高密,恰恰正是可歌可泣的传奇发生之地。破落地主戴老三(韩童生 饰)为生计所迫,执意将美丽而刚烈的女儿九儿(周迅 饰)嫁给酿酒大户单家那个患有麻风病的儿子为妻。九儿没能等到青梅竹马的俊杰带自己私奔,却被土匪花脖子绑走,最终多亏轿夫余占鳌(朱亚文 饰)的营救才逃出虎口。九儿走入绝望的婚姻坟墓,而余占鳌则蛮横地摧毁了这桩婚事,带她寻找真正的幸福。任凭乡亲们怎样鄙视咒骂,这两个“狗男女”率直地活出自己的真性情,他们经营高粱酒坊,余占鳌更成立了武装力量和各方势力抗衡角力。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他们也走到了命运的关隘口……  本片根据莫言的经典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

     长篇影评

     1 ) 走偏了的红高粱:被莫言以一千万卖了的孩子。(周公子演技没问题)

    4.已经追完全剧,但是追剧小结只到44集:朝着神剧的路上飞奔的…戏。(省略号有待填空,因为故事风格每日一变换。)

    追剧小结:
    1-3集,以山寨版让子弹飞场景开场,导演镜头感太弱,剪辑生硬,节奏混乱,早期九儿过于淡定,迅哥儿举重若轻的成熟演技使观众跳戏,另外主演之间毫无火花,赶场子似的。
    4-6集,九儿很灵动,只是与原著设定不符,并进而导致画面与剧情违和。
              另外,初出茅庐的丫头,在土匪窝里掌控全局游刃有余,俨然调戏欧阳父子的黄蓉。在对待初恋的态度上,让女主的智商和性格上的不连贯极为突出。
    7-9集,严重偏离原著的主题,抛弃了对最原始最质朴的人性的表达,脱离时代,走上偶像剧路线。
    10-15集,原来这不是一般的偶像剧,这是神剧。只能等抗日戏码上了,看看能否逆袭。
    16-17集,为了衬托主角,开始黑化女二等若干配角。话说,棺材里起死回生的戏码,是想往原著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挂靠吗?
    18-19集,建议改名,就叫高粱红了,注明红高粱原著改编。这样噱头也有了,时代背景也全了,观众也无需和原著及电影版一一对照,也就不心塞了。
    20-31集,于占鳌貌似有吸粉的趋势了。
    一赌气收了恋儿倒是挺真实的,让剧情略为不那么玛丽苏了。
    然后对待俊杰的态度,其实各种骄纵啊。有一句台词:“你以为谁都和我一样,爱听你讲道理?”很有爱有木有?还有后面军师虽然一再排挤俊杰,可是被花妹妹一激将,就趁机宣布:“谁都不许撵俊杰走!”矮油,于大哥你这是终于吐露心声了吧?
    九儿找那种下三滥的流氓来祸害大少奶奶,真心太下作了一点。还让下人当场捉奸,这对大少奶奶来说,还不如被卖到土匪窝呢。
    33-44集,从第43集开始,抗日前奏终于上场了。之前朱县长的各种用力过猛怎么就变成了热血沸腾呢?县长夫人的坚毅和柔韧形象很完整,看来我果然还是主旋律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好青年,目前看这剧顺眼很多了,评分也更新一下。

    关于那么多质疑周公子演技的评论,也想说两句:全剧中人设最矛盾的就是九儿,忽而痴傻,忽而聪慧,忽而圣母,忽而恶毒,为了60集,胡乱加剧情,导致人物性格极不连贯,剧中玛丽苏的设定,更让剧外的观众排斥。
    周公子本来也不适合九儿这个角色。但是如果换成体型上契合一点的张雨绮之类的来演,那种钝眼神,力度把握得艰难至极的表演,谁还能坚持看60集?
    这两点硬伤,怎么就能推论出迅哥儿演技不好了?

    县长戏以及相关的四奎娘等人等,基本都是春晚小品风。
    男主过于刻意地用低嚎来表达所谓匪气,前期的浮夸无脑导致掉粉严重,估计到抗日戏部分会吸粉。
    硬伤还有,当剧情需要快速推进时,当主角不需要多余戏份时,本该出现的配角就会自动隐身,比如单家二位叔叔。使得剧情根本就经不起任何推敲。
    最后说一下女主。女主以玛丽苏模式开启故事,然后一路外挂,金手指没暂停过,我都忍了。可是,圣母光环和白莲花资质同时开启有点过了不是?何况,女主的智商和性格都缺乏连贯性,忽而黄蓉,忽而秀禾,忽而杜心雨,每隔三两集,女主的人设貌似都会突变。
    编剧毫无逻辑地添加了一个不省心的丫头,以及女主对大嫂的打脸。这是甄嬛传后遗症吧,导演迫切地要走上宅斗的路。
    红高粱不是红高粱,九儿也不是九儿。好吧,只能冲着迅哥儿的颜和秦海璐的戏看下去了。

    编剧和导演,你们是几零后啊?现在,这剧不仅没有任何红高粱里的淳朴大气,而且根本就是一部侮辱观众智商的剧。为剧而剧,为斗而斗,为无脑而无脑,为圣母而圣母。
    莫言这是一千万把自己孩子卖了吧?


    3.七至九集:这不是红高粱,这是江南大院戏。

    节奏终于放缓了,迅哥儿开始入戏了,但不是九儿的戏,而是少奶奶戏。
    应该说目前这剧走偏了。之所以剧名叫“红高粱”,而不叫“单家大院”之类的,是为了要突出生命的热烈奔放,赤裸直接,无拘无束。
    可是郑晓龙却放弃了正剧路线,拍成了偶像剧。

    九儿不再是烈日下高粱地里,那个对生命本身有着最直接的渴望的女人,她是江南月夜下,深宅大院里灵动的少奶奶。
    她以玛丽苏模式开启故事,有着让每个人折服的娇俏聪慧,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接着开启打怪升级外挂模式,不管陷入什么逆境,都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随后以绝对优势开启宅斗模式。
    迅哥儿的颜越来越灵动娇俏,演技越来越得心应手,作为迅哥儿的真爱粉,真是超级福利。
    可是,我还是想问导演:说好的红高粱呢??怎么就只看见了莲叶何田田了?

    目测二十集内都是目前这种偶像剧风格了。不知道等日本人的戏份开始,能不能转回到正常模式。不知道九儿有没有机会以她原始的热情和淳朴的勇气打动观众。。。

    导演呐,周迅不是孙俪,拿周迅来拍偶像剧,尤其是如今演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的迅哥儿,会不会太奢侈了?


    2.四至六集

    第四集开始,九儿慧剑斩情丝,摆脱毫无cp感的初恋,不再囿于涉世未深却遭逢变故的青涩设定,淡定地与土匪谈判,感觉就鲜活了起来。
    虽然站在高粱地里的形象更像文青拍乡村体验美图,但是,逃出土匪窝之后与男主面对面时,眼神灵慧而明净;还有和占鳌欢好之后,坐在毛驴上,微风吹开微笑,婉转流动。

    只是随后回家面对那个要卖她的爹,任性傲娇的感觉,有几分备受宠爱的小太平或者杜心雨的影子,和情景设定有违。

    这种演员和设定相左的冲突,在随后俊杰劫亲的时候也出现了。
    当文弱的新式青年迈出他能迈出的最大脚步,在高粱地里对着轿子痛心疾首喊“前面是火坑”,娇小灵秀的九儿却没有回应时,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可是,如果九儿是个接地气的飒爽东北妹子,黄土地才是她绽放的土壤,褪去最初的青涩之后,必然被粗犷的男性荷尔蒙吸引,观众就很容易明白他们的分道扬镳了。

    1.一至三集

    目前追了三集。我以为迅哥儿就是灵气加文艺的代表,而郑晓龙是制作精美的保证,再加上莫言的故事,红高粱应该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剧。
    可是,开篇就被粗糙的镜头,生硬的剪辑,凌乱的打光亮瞎了眼。于荣光出场的步骤与场景,有种让子弹飞的山寨加粗剪版即视感。

    首先,于荣光出场的步骤与场景,有种让子弹飞的山寨粗剪版即视感。
    剧中其他配角也不知道是表演浮夸还是用力过猛,搭配那些粗糙的道具,加上节奏很混乱,为剧情而剧情,一个个镜头和画面切换缺乏连贯性,整个粗制滥造的感觉。

    不知道郑晓龙是不走心呢,还是不懂怎么和周迅合作?周迅的表演一向是很有张力的,可以把内心戏挖掘得很深,只要镜头没那么粗暴。
    在窃听里,那么典型的快节奏商业片,只要周迅的镜头出现,感觉整个画面瞬间细腻起来。
    但是,红高粱里的周迅,完全没有沉入角色的感觉。

    比如去赎回妈妈那一幕,欢快地推门,然后不能直视地转身扑到门上,接着冲出去质问,最后爆发性地要打砸抢烧。
    这一组画面里,有天真欢快,有震惊,有悲愤,有与众人对峙的倔强,也有孤注一掷的狠劲。
    很多小花们拍上几十集偶像剧都带不出来的情绪,周迅几分钟内全发挥出来了。
    我不能说她演得有任何不对,但是,为什么连在一起看就那么生硬,如同写硬笔描红贴一样,横平竖直一撇一捺无懈可击,但是缺乏毛笔字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
    可能我要求过高,但是,她是周迅,不是其他小花。降低对她的期望值,才是对她的贬低吧。

    周迅的肢体语言和招牌表情还是很少女感的,但是演十几岁的九儿却很违和。
    除了刻意表现少女的撒娇和茫然的几个镜头外,其他时候的周迅都迅速开启举重若轻的淡定模式。
    但是此时的九儿,还应该是青涩的,只是骨子里有种天生的韧劲。而周迅驾驭这种角色,未免太驾轻就熟了,所以反而有点程序化,让人跳戏。
    我感觉到后期,阅历加深后独当一面的九儿,周迅的收放自如会比较切合。

    然后可能为了掩盖周迅的皮肤状态,几处特写的时候,柔光打得太明显,脸孔晶莹确实很美,可是镜头一转,下个画面就会回归正常模式,切换非常生硬,反而让整部剧显得凌乱。
    造型方面,可能我先入为主,周迅第一个造型直接就让我想到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然后就会觉得这不是九儿,这不是一个新角色。

    反而秦海璐的戏感觉沉下去了,她出场的时候,画风没有那么浮躁。

    希望导演的镜头能细腻一点,后期剪辑也能流畅一点。导演能多给一点细节,让周迅能沉入角色一点,不要再这么教科书式地演下去。


     2 ) 婊子和土匪的爱情

    《红高粱》改编电视剧,我是期待已久了。

    但是,真的看到的时候,我真的是很失望。

    电影《红高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第一遍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才开始把看电影当回事,并没有看出这个电影到底哪好。可是随着自己长大,我就越来越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真的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用心,导演对原始生命力的崇拜深深地打动了我。
    “颠轿”一场戏中,乍看来是几个汉子对轿子里无助的新娘的恶作剧,但是,实际从深层爱看是在那个年代里,这几个娶不起媳妇的壮汉,从内心里发出的对性的渴望。而“野合”一场戏则更是对原始冲动的渴望。“我爷爷”和“我奶奶”的爱情,其实就是源于性。“我爷爷”在性的趋势下劫下了“我奶奶”,高粱地里野合交欢,当“我爷爷”跪在地上的时候,天地一体,那是对原始生命力最崇高的仪式。满眼的高粱似乎都在低低诉说着那时候的蓬勃的生命,我为之一振。
    这是个充满了阳刚之气的电影,十八里坡的每个人都潇潇洒洒,活的痛快,死的壮烈。每个人对于生命都是尊重的,他们对性最极高的崇拜,对死的极高崇拜。我也为这最原始的最蓬勃的生命力而震撼。

    再来看电视剧《红高粱》,抛开第一集的时候就模仿《让子弹飞》的片段给我带来的不爽,只看“颠轿”和“野合”这两段戏,余占鳌已经没有“我爷爷”身上的气魄了,他变成了一个莽夫,一个有力气没脑子的人,“颠轿”也只是纯粹是当地的一种嫁娶的插曲了,“野合”也变成了一个莽夫不顾自己的老娘是死是活只知道自己憋得慌,就把九儿扛到了高粱地里的一段荒淫艳段。电影里最精彩的两个片段在电视剧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现。
    电视剧看了一半了,也没有搞明白导演要讲什么,抛开这部电视剧的镜头什么的不说,九儿一路金手指玛丽苏开挂活到现在,却看不明白所有人都看明白的恋儿,故意要在身边留下条“蛇”给自己找虐吗?余占鳌那句“我要睡你”真是流氓至极,九儿嫁到单家大院之后《红高粱》就变成《甄嬛传》的姊妹篇了,整个就是一个宅斗剧啊, 加个大少奶奶就是为了撑起这60集的剧情吧。
    九儿和余占鳌钻了高粱地之后,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为了和大少奶奶斗气,公然和余占鳌住在一起,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在现在,估计也会被唾沫星子喷死,可是还偏偏有那么多男人喜欢她。口口声声说和余占鳌张俊杰断了,可是一遇到危险,就利用别人对她的喜欢来自救,一旦获救,立马翻脸不认人。不明白她对哪个男人才是爱情。

    高密东北乡的男人都变成没智商的汉子,女人都是比悲情赛心计,导演,你能传递点正能量吗?我现在深深地明白当初老师为什么大批特批《甄嬛传》了,你可以讲一个精彩的宫斗剧,但不要抛不下宫斗剧,还要搭着《红高粱》和莫言好吗?

     3 ) 一点点感想

    看见一群酸周迅演技的,我真的很好奇豆瓣什么时候这么专业起来?这么会装逼的豆?牛逼牛逼稳的一批!记的好像是戏里面九儿孩子被抓走她去找余占鳌那一段,周迅说着大段的台词眼泪止不住的流扑通一声跪下去的时候,我也跟着哭起来。那是我第一次看红高粱,因为上学的原因之前并没有看过,但是看到那一段的时候,虽然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并没有搞清楚前因后果,但还是跟着周迅的九儿哭了起来。这种隔着屏幕的感染力,我真的很服气周迅的演技,很服气很服气。所以那些酸演技的可以洗洗退下了,莫装逼小心遭雷劈哦!(⊙o⊙)

     4 ) 豆(斗)官,琪(骑)官

       那两娃的名字太难听了,也太张扬了,朱县长这么抖机灵的人都没听出弦外音?说明九儿还是很赞同余占螯当土匪的嘛。

     5 ) ——

    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电影,不存在比较,单就电视剧说。 前五六集很美好,四十岁的周公子演十七岁姑娘的娇俏竟然毫无违和感。张俊杰也是一副典型的新青年模样。余占鳌有勇有义,浑身肌肉看的人血脉贲张。最喜欢的还是朱县长,既有性格又有谋略。连秦海璐的出场都唯美到极点,几个镜头就刻画出一个恪守妇道又极有主意的少奶奶形象。 加上张力十足的配乐以及精致的灯光摄像,郑晓龙导演给这部电视剧开了个好头。 再往后看就慢慢狗血了,九儿的勇敢机智渐渐沦为固执。余占鳌最为可恶,似乎只会好勇斗狠,遇事就大喊大叫,横冲直撞,还把自己的错归咎到别人身上,他的戏份多却缺乏内心描写,使人物显得单薄。恋儿的出场就更不招人待见,本是一个心比天高的晴雯似的姑娘,硬生生演成了心机婊。 其他配角就不多说了,有好有坏。

     6 ) 生命之流和男权社会


    莫言的原著中女主角的名字叫“戴凤莲”,赵冬苓老师把人物名字改了一个字,有画龙点睛之效。九儿就是酒儿,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具象的人,而是存在于整个高密的一种灵性,从红彤彤的高粱流淌成三十里红的沉香。这是柏格森所谓的“生命之流”,剧中所有的符号:三十里的高粱地、酒的气息、火中涅槃,应对她一袭红衣,都有着绵延的意义。这种绵延是一种生成和创造中的生命状态,柏格森将之称作“精神”。

    “高粱酒,它是活的,它是生灵。它出了锅,还在继续活。你把它装坛子里,窖起来,它在坛子里继续熟,继续长,一直能长到十成金。那样的酒,才是世界上最美的酒,酿出那样酒的高粱,才算是咱高密最红的红高粱。”在罗汉这段高度象征意义的台词里,酒能自己生长,它在生命之流的顺行中紧缩、凝聚、产生出生物性活力,这种生命的力量来源于天地间的循环,“你看这酿酒。高粱下到锅里,蒸熟、发酵、大火猛烧,酒气被蒸出来,变成了酒。你觉得它不是高粱了吧?可是这酒糟喂了牲口,变成了粪,上到地里,又长出高粱。”酒作为生命之流,绵延在高密的土地上,化作一代又一代人的野性,它富有创造性的活力,是可自由释放的力量。

    在尼采那里,这种野性是“酒神精神”,是生命意志,是一种被崇拜的力量,单家供奉的酒神是它图腾化的形式,“打今天起,每天上工以前要沐浴净身。这酒是有灵性的,人干净,酒才能醇。”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会折服于这种生命意志。在罗汉离开的时候,九儿打破女人不能上烧锅的禁忌,实际上成为酒神的化身——在最后那场慷慨赴死的戏里,她在无数坛三十里红的爆炸中涅槃,让这种生命力量达到顶点。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一股野性,他们的性格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变化,从桀骜不驯的县长到一身荷尔蒙和匪气交加的余占鳌,再到两条辫子高高竖起,象征着生殖器的的豆官和琪官,三代人身上延续着这种野性的力量。这都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而九儿则是共相,她是生命之流本身。倘若抽离了它,九儿便只是乱世中玲珑的女子,处在父权(县长)和夫权(余占鳌威慑)庇护下的女子,而她最终用牺牲成全了父权社会的延续。所以这绝对不是女性主义的作品。

    因此,主宰这种“生命之流”的是男性的视野,剧中最懂九儿的,其实是罗汉,他知道九儿落到井里也能爬出来,落到土匪窝也能自救,知道大少奶奶绝对斗不过她。九儿是抽象意义的“三十里红”,罗汉在欣赏之余,不免也有一种敬畏之心——没人能改造她,她却能改造任何人。在这个意义上说,九儿和酒儿,二少奶奶和三十里红是一样的,她身上的真善美,其实都是生命意志的产物。它根源于直觉(柏格森)、领悟(怀特海)以及精神(奥伊肯),是非物质的,也是不能度量的存在。

    和莫言的原著相比,剧中多了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于荣光扮演的朱县长,一个是秦海璐扮演的嫂子——官与家,两者构成封建宗法的结构,戴老三的家长权威(虽然是沦丧的)随着九儿的过门转到大少奶奶身上,从而开始建构家庭内部冲突。她与县长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社会冲突,与余占鳌和张俊杰构成感情冲突。就最终完成的效果来看,这两个增加的人物都没有任何突兀之感,而且强化和扩充了文本中的结构,是创作者的视野和技巧性的直观显现。唯一突兀的角色是灵儿,她完全是一个为剧情而随手拿放的功能性人物,但在整个故事结构中,它仍然可以自圆其说。

    每一集都有起承转合,都有起始渐进和高潮,对细部的考究和对风土人情的考据,可见赵冬菱的深厚功力。整部剧在60集的文本里没有松散的部分,每一集都有极大的叙事密度,可谓是剧力澎湃,角色与演员相得益彰。她们自身的特点与剧中人物的性格极度吻合,让这种生命之流的呈现,达到了最和谐的效果。

    野合的一场戏用多机位和大全景展示,拍得极其诗意。这是整部剧的基调,在莫言和张艺谋那里,凸显的是一群大老爷们祭酒神时的荷尔蒙的力量,那一个个光头象征的勃起的力量。但在这部剧中,余占鳌轴心的地位被九儿取代,但这个人物身上有着两面性——处理日常事务的高度理性和对待感情的高度非理性,野合作为一个情节点,有着生命之流共振的力量。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存在于一个扛活的轿夫,而不是饱读诗书的少爷身上。

    生命哲学家肯定生命的精神性,却不肯定生命的思想性,在他们眼里,思想只是属于人生命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于是,知识构成了野性的反面,张俊杰呈现的迂腐和高密人的形态格格不入,这意味着他必然地要与九儿擦肩而过,与此同时,九儿在余占鳌身上(一直到落草)渐渐找到更多的认同,这是一种生命之流自身的吸引力。张俊杰是剧中最理性的一个人,后来成为了共产党,成为完成统战的最重要的角色,这在很大意义上是意识形态的无奈之举。在这个文本里,他是一个很“职业”的形象,也是最缺乏野性的一个形象。这正如柏格森所说的:“理智没有能力处理活的、创造性的、自由的东西,它们只能是直观的对象。”

    剧中建构起一个白道(朱豪三)、黑道(余占鳌、黑眼、花脖子)、流氓(戴大牙、钱玉郎)、地主(单家和张家)、百姓(四奎娘)等为结构的男性主导的社会体系。九儿立足于这种是非杂陈的乱世,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巧用黑白道上的潜规则——倘若仅把她看做一个人的话。这个地上秩序和地下秩序也分别象征着父权和夫权。若说这是生命之流,它最终还是流入男性权力的结构中,在单家烧锅,最后被供为酒神的是作为男性的罗汉。

    而花脖子、钱玉郎、恋儿等人则是“生命之流”的逆行,结果是扩张、松弛、堕落,他们都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剧中九儿慷慨赴死之前,用歌声引开敌人,那种高度穿透力性“绵延”诉说着生命的意义,她的死不应被看做是纯粹意义上的牺牲,而应该是回归大地,回归那片象征生命力的高粱地。这是一种生命的循环,归于土地,再重新长成。

    她的死也保全了男性社会的中坚力量——余占鳌、张俊杰和作为儿子的豆官(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女儿琪官也牺牲了),匪帮和警备队退往根据地,延续着父权社会的结构。夫为妻纲的情形,是一直贯彻在电影中的,大少奶奶陪罗汉殉情,孙大脚陪朱豪三赴死,女人虽然有豪气,到头也只是男性身旁的一个华丽的陪葬物罢了。

    说到底,红高粱讲的是生命之流,围绕着一个女人,讲述了一个男权社会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深层,九儿叹息:“我没办法,这都是命!”

     7 ) 这不是一吻别

    之前看到电视剧《红高粱》的官方微博上配图说莫言老师看剧看哭了,莫言老师哭得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当时就被打动了,一定要追剧。追了六集就知道莫言老师为什么哭了,改成这样,也只能哭了。
      周迅拿出刘晓庆不老的勇气和赵雅芝不变的容颜演19岁的九儿,本来也没有什么违和感。但看到九儿在母亲死了之后的表现,那么不正常,之前还逢人下跪想救母亲,母亲死了之后就在院子里胡闹,完全不管母亲的尸体挂在那里,情感反应那么出戏。这当然不怪周迅,编剧的问题,最起码不应该把一个尸体掉在那里,掉在观众的心头不放下来,这即使在不怎么讲价值观的中国也是也不对的,死者为大,况且剧中人物九儿有勇有谋更应该先把母亲的尸体放下来。在这个地方应该是表现价值观的地方,编剧错过了。母亲去世这么大的事情,对九儿就好像没有什么事似的,马上就跟情人张俊杰准备结婚,甚至私奔了。
      两人约定私奔,互换草做的戒指,还接吻。不说这段表达的多么21世纪,多么西方。总体还是很浪漫,很感人。万万没想到,张俊杰被母亲套话,被父亲出卖,九儿被花脖子掳上山了。九儿误会是张俊杰出卖了自己。尽管张俊杰一个人不顾父亲的反对上了强盗山来救九儿,但九儿铁了心,认定是张俊杰出卖了自己,自己高攀不上张俊杰。还反过来让花脖子也绑了张俊杰,帮助花脖子赚钱。这个剧情扭转真是天雷滚滚啊。不说前一天你们刚刚私定终身啊,你们还是亲梅竹马好了很多年不是兄妹恰如情侣。九儿还是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一个人,怎么突然那么铁了心呢,哪怕你用被你玩得团团转的花脖子的脑袋想想,张俊杰会是出卖你的人吗?出卖了还会做孤胆英雄上山来救你吗?这个情感大逆转,编剧用自己的情感代替了九儿的情感,花脖子没有办了九儿,编剧亲自办了。
      还是价值观的问题,怎么就那么容易不相信爱的人,对爱的人怎么就那么不信任,对爱为什么没有理解和宽容。同样是用误会这种编剧技巧,想起同时在播《唐顿庄园》第五季中贝茨发现安娜竟然用避孕药,而他们两个一直想要个孩子,贝茨大怒。但马上一个更大的秘密被公开就是其实贝茨一直知道安娜是被强奸了,他一直没有说破,他爱她,两个真正爱着的人即使对方真有秘密不说,彼此也知道一定是因为爱,也是能够理解能够原谅能够继续相爱甚至爱得深的。
      我们的爱情就那么浅薄吗?这不是一夜情,不是一吻别,这是爱情。
      算了,弃剧。
      

     短评

    迅迅时隔这么多年重回电视界,感动开心之余把橘子红了和宫词一口气重温了一遍…好感动好感动…虽然不再有李少红和归亚蕾了有点伤感。和朱传武的对手戏也很期待。就是这性感的小嗓音配着东北话实在是……

    4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挺喜歡周迅,所以看了一集。她美得那麼少女,演談戀愛時看不出破綻,演到求情演到母親之死時演技的薄弱暴露無遺,遠遠不夠情節的處理。忍不住重新看電影版紅高粱,開場幾分鐘內年輕的鞏俐就用幾個眼神展示了真正的演技派,真的只是眼神就完完全全表達了全部滋味好嘛。

    6分钟前
    • 无量河
    • 还行

    《橘子红了》+《让子弹飞》+高密版《乡村爱情故事》。周迅毋庸置疑是位优秀演员,但骨子里确实缺少我奶奶野性泼辣爽利的东西。朱亚文虽远不能和姜文比肩,但可塑性很强,演得了端木蕻良的自私懦弱,也驾驭得住余占鳌的血气野性。

    7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周迅的剧都好看,很不错

    10分钟前
    • 暖暖的阳光
    • 推荐

    前几集的时候,男主痞痞的,有点小坏劲,还行。但是痞痞的男人,脑袋不好使,那就没看头了。明年周迅40岁,可她在红高粱里扬着下巴倔强的样子依然是个灵气逼人的小少女。

    14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还行

    周迅看起来还是很灵啊

    15分钟前
    • 杨大志°
    • 还行

    女神周公子挂帅,必须五星伺候…

    20分钟前
    • TK
    • 力荐

    喜欢看朱亚文的戏,特爷们

    22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最突出的是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很好,特别是周迅的演技无可挑剔,九儿最后牺牲有感动到我。

    27分钟前
    • 爱情海
    • 力荐

    看了前三集说实话,拍得太烂!镜头感相当过时干巴巴的直跳戏,从片头到片尾到整个画面美术都是又糙又low!!剧情又散又乱衔接非常生硬,台词是那种赶工来不及斟酌修改的感觉!而且情节硬伤很多!演员大都不在状态没有啥火花,后期太糙,最丧尽天良的是朱亚文原声那么迷人竟然给他用配音!郑晓龙败人品!

    32分钟前
    • 一枝花儿
    • 较差

    前面几集尚可,朱亚文倒是把那种原始生命力表现得挺好。接下来就不行了,又是妯娌间的“宫心计”,又是抗日剧的,七荤八素搅在一起的,乱

    37分钟前
    • 曾于里
    • 还行

    那会老爸天天看的剧,质量还是挺高的,演员都表演挺给力,尤其男女主。歌曲九儿经典!

    38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红高粱”应该改名“绑架”,三天两头绑人交换人质的烂梗戏码轮番上演。还有跟不上的三观,追不上的逻辑,见人就认干闺女的桥段尼玛也是醉了,看的劳资心力交瘁…

    43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好喜欢周迅。好演员的厉害之处是台词不过关的地方也能用表演给捋顺了,这句说的是韩童生。

    46分钟前
    • 布鲁索姆
    • 还行

    40岁的周迅演19岁的九儿真的太厉害了,或笑或哭,眼角没有半点褶子。朱亚文,黄轩也都挺让人心水的~而且还没有让电影版先入为主把形象占据!电视剧追了~19

    48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周迅到底是老了,再童颜的脸39岁的她也演不出19岁的九儿了,再者他演的九儿缺少点,怎么形容呢,肉欲吧,北方的那种原始的性感,高粱地里火热的女人,勾起男人原始欲望的肉,恩,就这个,周迅太干瘪了。依旧给8分,冲周迅跟郑晓龙。PS:我很爱周公子

    53分钟前
    • 持刀少女
    • 推荐

    周迅饰演的九儿扮相很水嫩,完全看不出年近四十的状态。小精灵般的周迅就是天生吃演员这碗饭的,各种情绪表达十分精准,再配合朱亚文荷尔蒙爆表的演绎,真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少于四颗星我绝不答应。

    58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不得不说,这部戏表演上用力过猛,立意上自视甚高,台词上从不走心,制作上得过且过,逻辑上前后脱节。没有用心的作品,永远没法成为经典,哪怕他顶着经典的牌子。

    1小时前
    • Joshhhhhhh
    • 较差

    说真的,不能怪我腐,最后女主都死了,土匪头子余占鳌和张家少爷这对的脑洞真是更关不掉了

    1小时前
    • fre_issey
    • 推荐

    太喜欢朱亚文了,想嫁给他,太爷们儿了周迅也好看,有少女感男二笑起来也帅~

    1小时前
    • 胖胖小君君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