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2010威震太阳神

    2010威震太阳神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1984

    主演:罗伊·施奈德,约翰·利特高,海伦·米伦,鲍勃·巴拉班 

    导演:彼得·海姆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隔绝

    • HD

      侏罗纪世界

    • HD

      氧气危机

    • HD中字

      我是你的人

    • 更新HD

      极北之战

    • HD中字+国语

      新·奥特曼

    • HD

      蒸发太平洋

    • 时光机器

     剧照

    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1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2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3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4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5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6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16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17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18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192010威震太阳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2001年,DaveBowman带领的美国、苏联联合考察队登陆木星,去查明是否有什么强大的生物在木星上存在,因为新近在木星附近发现的一块神秘的黑色巨石令美国议员们忐忑不eee。但考察队一去不复返,只留下DaveBowman最后的惊呼:“上帝啊,这里全是星……”现在,2010年,十年前负责考察活动的HeywoodFloyd博士再赴木星。他和全体队员的任务是,找到并修复当年考察队使用的HAL-9000电脑,以弄清十年前发生的事。

     长篇影评

     1 ) 大象无形

        看了玉兔登月之后趁热打铁看了这部剧,心情很复杂。网上很多人责问斥资多少来登月,还不如多拨点钱给贫困灾区。我并不能讲出什么大道理,但也能够理解他的现实意义。
        借用剧内一句话,大象无形。所以剧中的黑石碑对于渺小的人类来说,也只是一个黑色的大方块,根本触及不到他的一分一毫。从这一点,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类于浩瀚宇宙而言,既弱小又稚嫩,甚至不足一提。
        生命无比可贵,可文明何去何从,我们都无从知晓。但我始终相信,人类的征途,不仅仅局限于月球或者我们存在的恒星系,一定是星辰大海。否则蔽塞自大与贪图眼前,终有一天会使人类文明凋零。
        毕竟几百万年诞生人类看似已是无比漫长,于宇宙,却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宇宙无穷无尽的秘密,才是人类追逐下去的终极奥义。

     2 ) 2010之后

    2010看完了。结合知乎上看到的关于太空漫游四部曲后续2部《2061》和《3001》的描述,给像我一样没看过书的讲下大略的后续剧情: 2010年木星变成第二个太阳后,哈尔9000和鲍曼融合成为新的能量体哈曼。碍于最后发送给地球的不要登陆木卫二的警告,人类飞船不敢降落在木卫二上。 然而2061年,一艘名为银河号的木星近地探索飞船上出了由南非财团资助的恐怖分子,为了获取木星爆炸时留在这里的钻石数据,劫持船员降落到了木卫二上。银河号向外求救。 弗洛伊德博士乘坐的飞船此时正在哈雷彗星的考察旅行中,接收到求救信号后便紧急加注燃料改变预定计划,前去营救银河号,并营救成功。但博士也和哈曼融合成为了纯能量体的一部分。 时间过去1000年,来到3001年,人类复活了第一部主角鲍曼的搭档,被冰冻的弗兰克·普尔。由于千年时间里,人类无法和纯能体鲍曼取得联系,便让普尔驾驶飞船游隼号去木卫二通过黑石和哈曼接触,并得知黑石的主人在450光年外,而哈曼则是类似黑石主人们监视主宰银河系的助手一般的存在。 黑石的主人们对于木卫二上的生命进化实验相当热心,不惜引爆木星形成另一个太阳。但是地球人类无视警告的行为惹怒了他们。他们发出指令要消灭地球人类。因为信息传输原因,消灭指令往返前后花费了900年时间。 人类听闻后震惊不已,但想出了办法,通过哈曼传输一种计算机病毒到木星黑石上使它解体,哈曼则被囚禁在了电脑芯片里,需要等后世技术发展才能被解锁。 就这样人类争取到了900年的时间。当黑石解体的消息传给它的主人,它的主人重新计划消灭地球人类时,那已经是900年后的事情了。

     3 ) 有几个人看懂了2010的结尾?

    这部片比起前作2001来说,略有不足,不足在于前作中没有说明或者说留下悬念的东西,在这一作中依然没有说明,这一点让观众感到很不爽。例如本作中的开头虽然引用前作中鲍勃的最后一句话“上帝,天上全是星星!”,但是后来却又没有对此作任何说明,实在让人觉得遗憾。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想看完前作2001最大的疑问就是大卫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以及他后来经历了些什么神秘的事。这些,2010都没有提及,也许是这个问题导演本人也很难给出答案吧,但是作为普通观众,没有看到期待的东西,就会觉得很失望。
    不过本作的最后结局,导演也花了点心思,不知道大家真正看懂了没有。就是最后那个木星爆炸诞生了第二个太阳,大家可能以为这就是结局了,有可能还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搞了半天就弄出来两个太阳想说明什么问题?和前作有关系么? 对,我第一遍看到这,也觉得这结局设定得有点莫名。但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发现,结尾大卫命令HAL向地球发送的讯息是:

    All these worlds are yours except Europa . Attempt no landing there.
    所有的世界都是你们的除了木卫四,不要试图登陆那里。

    然后片子的结尾有一处场景是一个冰冻星球然后慢慢出现了树木和湖,石碑立在湖中。其实这个地方就是木卫四!木卫四的表面的确是被冰层覆盖的,由于第二个太阳的诞生逐渐变暖,并产生了新的生命。再回想片子结尾处大段的读白,其中有这样的话:将来总有一天,新太阳下生长的孩子将会和旧太阳下生长的孩子相遇...意思就是木卫四会产生新的智慧生命。不知道这个新太阳是谁创造的?大卫鲍勃?抑或是什么神秘力量?

    也许这就是本片的科幻寓意吧:当有一天人类发现了新的智慧文明,要学会与他们和平共处。

    期待这一系列的续作,可以再拍的深入一点。

     4 ) 被资本绑架的续作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它不能说是及格的好莱坞的美式商业科幻片,作为2001太空漫游的续作,它更不配。

    1.这部电影被台词填满了,充满着台词却没有美感,仿佛是角色们在唠家常,与前作中精少且充满哲学意味的台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谓人比人气死人; 2.无论是场景上科技感的设计,还是背景的交待,这部2010都作的太细致了,细致到使人失去了想象的空间,这扼杀了电影的美感,留白与未知更令人遐想; 3. 虽说原著是基于冷战背景下的,但电影在改编过程中过于简化了,立意实在是过于superficial,老生常谈的二元对立意识形态确实使人哈欠连连,最后的交待也只是世界和平,如果文艺作品只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思考,我认为是可悲的; 4.很多小细节更是莫名其妙,丑化苏联的不人道,苏方的女航天员就对男主角弗洛伊德博士投怀送抱等等,只会让人觉得品味低俗。

    我认为彼得海姆斯还是乖乖去拍动作电影吧,在那里去展示他那无处安放的男性荷尔蒙比较好。

     5 ) 踩续作不应该成为政治正确

    我喜欢2010,情节从头到尾都很有吸引力,我个人认为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承接了2001中那些有趣的谜题。

    我喜欢2001,略晦涩,初识并不太懂,但这像是一部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看了评论区,踩续作仿佛成了政治正确。非得说一句前作无敌,续作垃圾才能彰显个人的高贵品味吗?即使续作是快节奏的,缺乏艺术性的,过于直白易懂,不带任何晦涩,也不影响它被观众们喜爱。

    感性表达个人喜好,理性探讨影片质量。

     6 ) 看了之后知道为什么刘慈欣视这部电影的小说原作者克拉克为偶像了

    《2001太空漫游》+《2010威震太阳神》

    这两部电影讲得就一个终极命题:生命的起源。从木星爆炸成为新太阳开始,木卫二也成了第二个地球。我们的出现是经过干预的,而这种干预是善意的。贯穿两部电影反复出现的是神秘方形碑,是生命开始的标志,也是宇宙智能(或者叫造物者,而人类称为上帝)干预生命的标志。由第一部人猿发现了这种神秘方形碑开始之后,人类祖先懂得使用火和合作,进而就是我们熟知的历史,智人开始登上食物链顶端。在第二部,木卫二解冻开始有大气氧和绿植的时候就出现了方形碑,预示另一个地球生命的进化也开始了。第二部中科学家们发现木卫二有叶绿素的时候前去查看,就被外力逼退了,这也是高级智能干预和保护生命火种的标志,有可能这个生命的种子也是是造物主事前埋好的。

    这部电影认为生命的起源不是偶然,我们是在造物者生命器皿里被孵化的,地球或者木卫二就是培养皿,太阳或者木星(第二个太阳)就是照亮生命的光源。大卫在第一部结尾和第二部的时候反复说,“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指的就是生命的诞生,是十分美好的。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还在于探讨了不同生命形态的相处。如我们人类和人工智能(碳基和硅基生命),人工智能在电影里反复问,“我会做梦吗?”,等同于人工智能有意识吗?是生命吗?虽然电影没有确切回答是或否,但是有个情节已经说明了答案。当超级电脑哈尔选择了牺牲自己(发现者号)去帮助科学家们返回地球的时候就表明“他”是有自主意识的。

    电影结尾来自造物主的警告也传达了作者的意图:宇宙里存在不同形态的生命,宇宙有足够的资源供生命使用,请一起和平使用。电影年代背景是美国和苏联对抗和战争,在当时对人类也是很警醒。

    其实关于生命起源这个宏大的问题,暂时没有人能解释,我们都知道智人登上了食物链顶端,但是对于为什么是智人这个种类而不是其他人种,直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大谜题。科学帮我们部分解释了这个世界,但其中一些重大的事件解释不了。是否真的存在造物者,或者这种生命起源真的纯属偶然,然而这个偶然的几率实在太低了。

    知道为什么大刘这么崇拜克拉克了,在克拉克那个年代能有如此牛逼的想象力,还预见了当代人工智能的难题,自主意识。

     7 ) 天哪,到处都是星星

    [2010]无疑是一部存在状态十分动荡的电影,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争议。一方面“对完美主义者而言,作为[2001太空漫游]续集的[2010]实属草率之作。”(来自eFilmCritic.com语);另一方面也正是作为[2010]的续作,它不同于前作的冗长晦涩,叙事明快,商业上的任务完成得十分成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崇拜克拉克、库布里克的普通观众来说,是一次惊喜的观影体验。

    (其实续集费力不讨好这种事儿,在新千年之后比比皆是,[黑客帝国]后两部的快餐膨胀化,[心慌方]系列第三部[0]抹杀了前两部作品唯一的神秘感……所以早放在1984年,影评人的口诛笔伐也不足为奇,甚至把放肆开骂的余力留到了十几二十年后。)



    [2001]的功绩在于,之于六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产业,它是一次探索;之于整个科幻史(SF fiction & movie),它是一个里程碑。而它久经不衰的诀窍在于,影片中成功设置的“晦涩”,使得它难以解读、却又被反复解读,大片的留白营造的神秘感是其不断被研究的驱动力。

    然而,遭人白眼的[2010],“说的太多。”

    其实这是误解。

    第一,倘若把电影[2001]同期创作的小说《2001》读一遍,片中的晦涩就几乎消散了。克拉克在1999年的《回顾太空漫游四部曲》一文中就对小说的“过度解读”一说做出了回应:“你即将阅读的这本小说,曾被批评解释得太多了,破坏了电影的神秘感。……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印刷文本原本就该比银幕上的影像展现更多细节。”

    第二,作为[2010],其实除了对HAL发疯的原因这样的小谜团做了理论上的解释以外,说的几乎算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这一点,是克拉克竭力宣传的,“太空漫游四部并非一个连续的故事,而是四个略有联系,实际上毫不相干的故事!”

    第三,导演彼得·海姆斯(Peter Hyams)把[2010]完成得很不错,克拉克赞叹有加。

    所以,要说[2001]被[2010]毁了,言过其实。退一万步讲,库布里克的伟大作品,怎么会被一直在小制作圈子里打转的一个小导演给玷污了呢。



    好吧,详细来说说[2010]。

    不同于[2001]电影与小说之间,因为同期创作故不存在改编关系的、克拉克在创作后期又缺乏与库布里克沟通的缘故,产生了大量情节上的出入。最明显的一处是:小说《2001》中,发现号的目的地是土卫八,最终鲍曼是乘坐分离舱登陆土卫八才接触到黑色石板“老大哥”的;而在电影[2001]中,土卫八上的“老大哥”被移到了木星与木卫二之间的拉格朗日点(L1),鲍曼自然是更加简便迅速地“堕入群星之中化为星童”了。

    而[2010]作为“改编电影”,在改编原著方面做得很好。克拉克以库布里克的电影作为故事蓝本,从而去进行续作的创作,通过《2010》中的回忆段落可以发现,克拉克修改了许多小说与电影的出入之处。所以好运的[2010]水到渠成、毫无偏差地衔接上了[2001]的剧情。

    对比原著小说,电影做了如下几个修改:

    1,删除了中国太空船“钱学森号”的戏份,其中包括中美苏三方局势的提要、钱学森号登陆木卫二取水、张博士发现冰雪中的未知生物。

    2,作为国际政治冲突的取代,添加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冲突。当然,是以太空船上发来的新闻消息作为侧面提要的。然而不管是原著中的中美苏,还是电影中的中苏,最终都表达了一个观点,即科学无关政治。这也是克拉克在他的生平中一直默默表达的观点。

    3,大概是由于技术落后,星童鲍曼穿越苍穹、俯瞰众生的视角未能呈现。(技术落后完全是因年代原因,并非制作者的无能。反而值得褒奖的是,[2010]中,木星诡谲却宁静的表面以及最后巨石群吞噬木星的片段,都是由CGI制作而成的,属于先列。在这之后,同年推出另一部主旋律科幻电影[最后的星空战士](The Last Starfighter)第二次使用CGI技术,并且做了更进一步提升。)

    4,时间上的小细节修改,比如弗洛依德博士本应该在离木星还剩一个月航程时苏醒,电影修改成了两天;鲍曼警告太空船必须在15天之内飞离木星,也被设置为了两天。当然,此举是为了加强戏剧张力,可以忽略不计。

    5,最终章的20001年,木卫二生命已进化成熟,视黑色方碑为保护神,顶礼膜拜。而在电影中,为了与[2001]的开篇相映成趣,伴随着《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恢弘的旋律,我们可以看到,黑色方碑作为一个启示(点拨者)耸立在木卫二上。



    接着来说说彩蛋。本片中有三大彩蛋,似乎比电影本身更加有趣: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160564111/

    1,医院里的护士在监视工作时看的《时代》杂志,封面上印的正是克拉克与库布里克的漫画形象,TIME的刊头底下,还印上了大大的“WAR?”,暗示着片中美国与苏联的冲突。这一彩蛋显然是彼得·海姆斯对两位大师的致敬,或者说感谢——毕竟库老当初可是犹豫了半天才松口准许拍摄,而克拉克的态度是“多一份版权费怎么不好?”。只是,这个彩蛋疑似有些讽刺之意,站在封面左边的英国人克拉克头顶是美国国旗,而右边土生土长的纽约客库布里克头上却是苏联国旗……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160574017/

    2,白宫场景中,在门前的广场上喂鸽子的老头,正是克拉克。我说克拉克你真顽皮……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160580301/

    3,最震撼性的一个来了。弗洛依德走进儿子的房间,正对门的墙壁上贴着BEIJING举办2008奥运会的海报。这部电影拍于1984,我们知道,申奥成功是在2001,申奥计划最早成立于1991……



    总而言之,这部[2010],把克拉克的原著不偏不倚地呈现在了银幕上,又拥有熟练的叙事手法与先驱般的制作技巧,外加上致敬和预言意外成功的彩蛋。再受争议,也是一部值得掌声鼓励的电影。

    可惜的是,彼得·海姆斯此后造化一般,并没有因[2010]而被人熟知跻身一线。比如以下两部近作:[雷霆万钧](A Sound of Thunder)胡编乱造闭着眼睛瞎折腾“蝴蝶效应”,[高度怀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说,[2010]能落到这丫头上,还完成的这么好,虽然本身素质不差,但大多还是运气使然啊。


    说到底,让我为这部电影写些个字、乃至为其平反误解的原因,是开头那句“天哪,到处都是星星!”打动了我。

    要知道,库布里克在[2001]中是挺嫌弃这句话的。

     短评

    也很好看呀!只是开头的话痨,不喜欢,但是对比2001,什么都不说,看完懵很久,2010解释的清楚多了,还给我们的哈尔平反了。宇宙真美,宇宙对待地球,真的有这样的善意吗?好好珍惜脚下的地球吧,真相肯定没有这么甜蜜。

    3分钟前
    • alan3396815
    • 力荐

    库布里克拍完2001后销毁一切模型,特效组根据照片还原,其还原度很高,值得称赞。HAL温柔冷静的声音语速变快,变味很不爽。弗洛伊德博士与苏联同伴搭乘的飞船总让我觉得是《异形》串片场。黑色石碑吞噬木星比苏梅克-列为9彗星94年的撞击更为震撼。至于用双面胶把笔粘在玻璃上制造漂浮状态也算致敬吧...

    5分钟前
    • somnambuleNRR6
    • 还行

    这部1984年的电影算是库布里克于1968年的电影漫游太空2001的续篇,也是亚瑟•克拉克小说太空漫游系列改编,对2001年太空漫游这片进行了比较清晰的诠释,但本片比起16年前的前作就显得平庸了,喜欢“太空漫游”这系列科幻作品的可以看看。

    10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这部电影在1984年告诉我们,北京2008年要开奥运会。。相比《2001太空漫游》还是差很多,故事上相承,气质上则不过是个标准普通的好莱坞太空惊悚片。

    1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2010:太空漫游》原本只算是一本过渡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之后内容成了过于平铺直叙而无头无尾的片段。导演改变了库布里克的叙事节奏,在视觉效果上与前作保持吻合,除了极重要的对太空失重环境的展现。同时影片放大了原著的政治因素,但整体而言影片内容仍空洞,这也是很多时候影像逊于文字之处。

    16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虽不似库老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神风范,但也还原了不少原著精髓,值得五星。看完才倒回去找刘翔,好想读遍克拉克老师的作品,看看他有没对我朝经济做过什么预测。

    20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ALL THESE WORLDS ARE YOURS EXCEPT EUROPA .ATTEMPT NO LANDING THERE.USE THEM TOGETHER.USE THEM IN PEACE.

    23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力荐

    与2001相比,一个晦涩,一个通俗,个人认为不能因为变成了容易让人看懂的叙事片就看低2010一眼。虽然不及2001的诗意和哲思,2010更多的把重点放在科学与政治无关,人类和平这种主题上,最后包括HAL发疯的原因和那句“Will I dream”的含义也都和2001联系上了,总之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独立”续集。

    27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一84年的片儿,现在看都不过时

    31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哈尔是个好同志~

    3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结尾之前的部分都太平淡了,又没有2001的味道~结尾部分是精华,HAL和钱德勒以及鲍曼的对话又一次让人觉得HAL很可怜:"thank u for telling me the truth","Dr.Chandra,will i dream?","I'm afraid"…挺感人的… 结局“木星太阳”和“木卫二地球”的诞生绝对波澜壮阔~~~石碑又再一次出现并将再一次启示新的文明…

    36分钟前
    • PLAYTOY
    • 力荐

    作为2001太空漫游的续作而言是比较平淡无奇的,填了HAL与其它2001中挖的坑。木星变太阳什么的,不该很有史诗感么,但却没拍出来,84年就这样败给了68年.......

    3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这部续作/改编作,把克拉克的原著不偏不倚地呈现在了银幕上,又拥有熟练的叙事手法与先驱般的制作技巧,外加上致敬和预言意外成功的彩蛋。再受争议,也是一部值得掌声鼓励的电影。

    41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是《2001太空漫游》的清晰注解,然而16年后,本片只能算《2001》的重复,本身没有任何创新。同时因为彻底分解了《2001》的神秘与未知震撼,反而流于平庸。

    4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HAL说话的时候,一种面对新智能的恐惧

    46分钟前
    • 冬林箭
    • 力荐

    克拉克的2061跟3001也拍拍算了,落个圆满

    50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非常好看,广袤的太空+瑰丽的木星+神秘的黑石+巨大的飞船+智能的哈尔9000+诡异的鲍曼+美苏争霸战+新太阳的诞生……这些就已经令人心满意足了。

    54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在我看过的所有太空片中,这是唯一一部只死了一个人(而不是只活了一个人甚者全军覆没)并且顺利返航的片子。片子主题特积极:开发宇宙要全人类通力合作,宇宙不是任何国家的私属物品。可惜可惜,政治家们是永远也不会这样去看待任何问题的。ps:84年的太空片视觉能做成这样,真是叹为观止。

    55分钟前
    • 猩猩王ி
    • 推荐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克拉克被誉为世界科幻大师了,这是跨时代的电影作品。相较于库布里克极度符号化的2001,这部充满故事性的2010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同时较前作有着密度更大的科学细节,观感极为舒适!

    56分钟前
    • 铭记的铭
    • 力荐

    跟2001比,当然差远了,2001是诗篇,2010是普通的记叙文。博士离开地球之前婆婆妈妈地跟老婆孩子告别,太磨叽了,不喜。不过以1984年的水准,也算一部合格的科幻片。Helen Mirren一开始一直没认出来,倒是个惊喜。

    59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